【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近几年,全球海上风电的规模化开发速度明显加快。
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欧洲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创纪录的362.3万千瓦,较2018年增长19.6%,累计装机容量为2207.2万千瓦。
欧洲之外,中国迅速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9年,我国新增海上风电装机198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93 万千瓦。
中广核广东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场 当下,我国海上风电依然处于规模化开发的初期,不仅面临着产业链尚未完全成熟导致的种种风险,也承受着补贴退坡带来的降本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项目安全、高效地开发与运营,业界必须将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得更加精细。
这其中就包括风电机组基础结构的选型。
基础为风电机组提供至少25年的关键支撑,在遭受风载荷、风电机组运行载荷以及波浪、海流等载荷作用的同时,还经受着海上恶劣环境的严酷考验。
同时,在海上风电场的总投资中,基础成本占20%-30%,远高于陆上风电场的同类比重。
因此,在深入分析不同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特点,风电场所处海域的地质、风能资源、海洋水文等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合理的基础选型,是推动海上风电成本下降、保障风电机组长期安全运行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期“封面故事”聚焦于目前几类主流的海上风电机组基础型式,图文并茂地全面展示各类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技术特点、施工工艺要求、适用条件等,希望能够为业界在开展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选型时提供参考。
目录Part 1 单桩基础Part 2多桩承台基础Part 3重力式基础Part 4多脚架式基础Part 5导管架基础Part 6吸力筒基础Part 7漂浮式基础Part 8 海上风电基础特点及中国海域的适用性分析Part 9 鉴衡认证以匠心精神打磨海上风电基础分析能力本篇为《风能》杂志2020年02期封面故事专题——海上风电开发基础选型先行的Part 8、Part 9,点击下方链接查看Part 1-Part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