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对话】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储能保障,到底该由谁买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网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65
核心提示:记者|马悦然中国正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等特征,对电网稳定、安全带来挑战,这需要储能发挥出重要作用。根据储能系统安装位置,可分为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各类储能应用场景不同,商业模式各异,各具应用必要性。近两年来,中央及地方政策相继出台,对新能源提出配储要求。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提升,储能迎来空前发展机遇。但搭配储能意味着成本的上升,且相关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存在众多问题。1月16日,界面新闻邀请了三位电力、新能源领域专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就储能相

   

记者|马悦然中国正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等特征,对电网稳定、安全带来挑战,这需要储能发挥出重要作用。
根据储能系统安装位置,可分为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
各类储能应用场景不同,商业模式各异,各具应用必要性。
近两年来,中央及地方政策相继出台,对新能源提出配储要求。
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提升,储能迎来空前发展机遇。
但搭配储能意味着成本的上升,且相关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存在众多问题。
1月16日,界面新闻邀请了三位电力、新能源领域专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就储能相关议题进行讨论。
他们分别是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李琼慧、正泰电源总经理周承军、中信证券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华鹏伟。
如何看待去年储能市场?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李琼慧表示,2022年是储能发展大年,特别是新型储能。
根据CNESA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已经运营的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已突破1000万千瓦。
去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
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
同时,另一重磅文件《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发布,指明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
正泰电源总经理周承军将去年储能市场概括为“三多”、“三高”和“两同”。
“三多”指储能政策出台多、启动项目多、企业扩产多。
“三高”指行业增长率高、国内电化学储能规模高、锂电池价格持续走高。
“两同”即国内和国际市场同时爆发,特别是欧洲电价的上涨导致当地户储市场增长率较高;同时,资本市场也掀起储能概念热潮。
中信证券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华鹏伟提出,去年储能市场可从三方面看。
第一,政策鼓励明确。
第二,内外兼修,国内外市场都出现快速发展局面。
第三,多种技术路线在积极推进,包括锂电池储、抽水蓄能、空气压缩储能,熔岩储能等等。
华鹏伟指出,对于资源禀赋不够的地方,光伏+储能在短期内能够较为快速地解决用电和用能问题。
目前储能装机比例仍然较低,但中长维度看,储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各主体配储积极性如何?周承军表示,目前国内配置储能积极性最高的是新能源发电侧和工商业用户侧。
新能源发电侧配置的储能,虽然还无法靠储能的直接收益收回投资,但若将配置储能的成本均摊至新能源电站投资成本中,很多地区的新能源电站仍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请下载界面新闻客户端并购买VIP会员,以阅读完整内容。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