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叫章阳,10年前,怀揣着梦想踏进了湘电股份,成为电机事业部风电车间的一名数控车工。10年后,已是事业部数控车荣誉首席操作师的他,带领着“章阳创新工作室”技能团队,继续在岗位上挑战自我,奋勇拼搏。
10年的时间,章阳完成了从大学生到专业人才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以数控车工这个岗位为起点,他把学生时代为国家大型装备制造贡献力量的梦想,慢慢嵌进了现实,先后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创新型职工”“先进生产工作者”“学习标兵”“湖南省五一先锋”“湖南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10年来,章阳致力于攻克一个个产品加工制造关键技术难关,亮眼的行业履历就是最好的证明 数控车高级技师、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工程师、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先锋、湘潭市“莲城工匠”……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是章阳不断突破自我的决心,在他心底,自己要成为新时代会创新、懂技术的工匠。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章阳被湖南省委授予“湖南省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从普通车工到首席操作师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推动下,工程机械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期,行业具备相当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健康的行业环境让国企看到了机遇,纷纷启动人才引进战略,迈向国际化的步子也更大更快了。
彼时,章阳还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由于兴趣,在校三年里,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他还常常利用课外时间参加专业活动,也因此被学校选拔为数控集训队的重点培养对象。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他反复地学习、实践,之后代表学校参加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获得了湖南省数控车第一名和全国第六名的成绩,为大学时代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2010年,章阳作为技能人才被特招进公司。作为一线操作人员,他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章阳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虚心向老师傅讨教学习。为了快速进步,白天,章阳跟着师傅学习实际操作,到了晚上,他就挑灯夜战,一个人啃下《机械加工工艺》《工装夹具的设计与制造》《数控编程》等厚厚的专业书。
10年过去了,昔日班组最晚进厂的数控车工,如今已成长为团队负责人,但章阳的自我定位依然是一名工匠。
“接受考验,不断突破”
提到这些年的工作状态,用章阳自己的话说,就是“突破、挑战、考验不断”。
在一线岗位上,章阳曾多次参与国家级重点工程电机的新产品研制,公司重点产品、新产品关键部件的生产加工,并在实践中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生产和经济价值。今年6月,章阳作为负责人参与“海上风力发电机批量制造效能创新”项目,由于海上风力发电机运行的维修维护成本相比陆上风电高10倍以上,一次维修费用以千万元计,且加工生产不合格造成的产品返工,最终会影响交付进度,因此产品质量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章阳顶着压力,带领团队每天从晚上8点到次日早上8点,不断分析、验证,翻阅资料。困了,就喝提神饮料,泡浓茶。项目运行中,找不到突破点,他就和同事关在办公室里“头脑风暴”,从图纸、模具、零部件方面入手分析。40000多平米的车间,他来来回回走了好多遍,“每天一抬头,就能看见蓝色的房顶”,章阳说。
2015年,在公司的大力扶持下,章阳组建了“章阳创新工作室”,并担任工作室主要负责人。“提升技能的同时,培养人才也很重要”,章阳介绍。工作室由车间内拔尖的技能工人和技术骨干组成,专门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难题。
他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多项重点工程电机的新产品工艺研发,提出了多项工艺及加工改进建议,确保产品质量和完成进度。比如,通过5项创新改进使公司重点产品兆瓦级风电转子支架加工效率提高了近50%,该项目实施后,为公司节约生产及外委成本达300余万元,并获湘潭市和公司创新成果一等奖。
他带领团队参与的“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效能创新”项目,创造节约价值100多万元,并获评公司年度“五小成果”一等奖。此外,他还积极参与“传帮带”“导师带徒”等活动,先后培养出数控技师3人、高级工8名,车间团队技能实力大幅提升。
谈及未来规划,章阳表示,除了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还将继续创新,在专业领域不断深耕,为公司、为行业、为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1
END
1
编辑|姜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