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储能系统成本储能电池1kwh造价(电化学储能单位造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节能风电   作者:风电塔筒   浏览次数:135
核心提示: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 BMS)、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 EMS)、储能逆变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简称 PCS)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最终应用场景包括电站、电网公司、工商业、家庭户用等。1、电池组电池组成本是电化学储能系统的主要成本,是未来产业链技术迭代和降成本的主要环节。根据高工锂电数据,一套完整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中,电池组成本占比最高达 67%,其次为储

   

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 BMS)、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 EMS)、储能逆变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简称 PCS)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
最终应用场景包括电站、电网公司、工商业、家庭户用等。
1、电池组电池组成本是电化学储能系统的主要成本,是未来产业链技术迭代和降成本的主要环节。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一套完整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中,电池组成本占比最高达 67%,其次为储能逆变器 10%,电池管理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分别占比 9%和 2%。
根据 BNEF,2020 年一个完成安装的、4 小时电站级储能系统的成本范围为 235-446 美元/千瓦时。
成本范围之大也凸显了影响储能项目成本的因素之多,包括储能时长、项目规模、电池材料体系以及项目部署国家等。
BNEF 预计 2030 年成本下降至 167 美元/千瓦时,主要原因是电池组成本的下降。
2、 锂离子电池组:储能的核心成本要素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 正极材料为主要成本。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锂离子电池材料成本占比中,正极材料最大约为 40%,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分别占比 19%、11%和 8%。
3、电池管理系统(BMS):PCB 为核心组成以派能科技为例,公司自主开展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及电路板(PCB) 的设计,同时负责全部电子元器件的选型、采购和检验等。
电路板的其它标准化生产流程采取外协加工方式完成。
电路板生产完成后,公司负责电池管理系统的程序烧录及检验等。
电池管理系统的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主要为电子元器件和 PCB 的采购。
4、 储能电池系统:电芯的后加工环节储能电池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分为两个工段。
在电池模组生产工段,经检验合格的电芯经过极耳裁切、电芯插装、极耳整形、激光焊接、模组封装等工序组装为电池模组;在系统组装工段,经检验合格的电池模组与 BMS 电路板等组装成系统成品,然后经一次检测、高温老化和二次检测等工序后进入成品包装环节。
5、 储能逆变器(BMS):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储能逆变器是光储一体化的核心部件。
储能逆变器能够减少对电网的依 赖。
白天,光伏发电供负载使用,多余产生的电存储于电池中;晚上,光伏不发电,电池存储的电供负载使用。
最终达到少用甚至不用电网的目的。
储能逆变器能够处理应急情况。
在电网停电或者不稳定时,储能逆变器会自动将电网供电切换至电池供电模式,切换时间非常短(UPS 效果),不影响负载的使用。
储能逆变器让光伏&电网皆可为电池充电。
白天光伏可以给电池充电,晚上电费较低时,电网也可以为电池充电。
从而达到峰谷电价差套利以及当作备用电源来使用。
从工艺端来看,储能逆变器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原理几乎一样,但 是储能逆变器多出一个电池端子,从而导致单位成本的提升:2019年储能逆变器的成本约为 0.7 元/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成本约为 0.25 元/W。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信息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