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如何开发光伏项目(如何投资光伏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招聘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54
核心提示:在资本市场表现最优秀的行业中,光伏行业可以占据一席之地。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各行业企业净利润增长第一名是光伏行业,提升超过100%。那么,从投资者的角度是怎么看光伏行业的?下面从8个方面阐述:1. 光伏企业过去几年是资本市场热点2. 光伏行业的优势与机遇3. 分布式光伏电站简介4. 光伏行业竞争激烈?5. 市场参与者6. 分布式电站的投资模型7. 收益率的决定8. 投资风险及应对国内房地产行业面临较大的问题,国家层面对于这一行业也是处于严控状态,地产行业可谓迎来了寒冬。光伏电站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很相似

   

在资本市场表现最优秀的行业中,光伏行业可以占据一席之地。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各行业企业净利润增长第一名是光伏行业,提升超过100%。
那么,从投资者的角度是怎么看光伏行业的?下面从8个方面阐述:1. 光伏企业过去几年是资本市场热点2. 光伏行业的优势与机遇3. 分布式光伏电站简介4. 光伏行业竞争激烈?5. 市场参与者6. 分布式电站的投资模型7. 收益率的决定8. 投资风险及应对国内房地产行业面临较大的问题,国家层面对于这一行业也是处于严控状态,地产行业可谓迎来了寒冬。
光伏电站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很相似,股权投资和光伏电站投资也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意义。
一、光伏企业过去几年是资本市场热点在资本市场表现最优秀的行业中,光伏行业可以占据一席之地。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各行业企业净利润增长第一名是光伏行业,提升超过100%。
其中,通威股份和协鑫科技等企业利润增长占据行业很大一部分份额。
再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信义玻璃等4家企业,每一家企业在资本市场都享有盛名。
西安隆基绿能,市值将近4,000亿。
硅料第一股通威股份,以前是饲料生产商,现在仍然是饲料大王,四川首富,市值1,800亿,利润非常高。
合肥阳光电源,作为光伏逆变器前两名的制造企业,市值超过1,000亿,而且阳光电源也是在光伏行业中做电站开发的龙头企业,一年开发规模在1.5GW,1.5GW投资就接近60亿。
信义玻璃主做光伏面板玻璃,在香港上市,市值超过700亿。
所以,资本市场在追捧光伏行业,以上4个代表性龙头企业,实际是做光伏产业,电站开发也同时在做,但电站开发还不是这些企业的主业。
阳光电源的新能源公司如果独立IPO,其市值应该不会比它现在的1,000亿市值更低。
用地产行业来理解,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就像建筑用到的沙钢、海螺水泥、电梯等企业,而电站投资就像万科、中海、碧桂园、龙湖等这类企业。
这些知名光伏企业都是做材料、零部件、施工的,电站投资是做开发商以及资源整合者,这是两类具有差异的行业。
二、光伏行业的优势与机遇(一)国家政策鼓励从国家战略来看,“碳中和、碳达峰”等一系列名词都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热点名词。
国家政策鼓励从最高层决策就已经体现了这一条,虽然各地补贴已经基本完全取消,但在很多地方还是有补贴存在,而且鼓励政策还在不断出台。
2022年在深圳、苏州等发达地区,仍然对光伏的新装机容量予以政策补贴。
(二)行业前景看好首先,市场规模大,中国有多少土地,有多少工商企业的屋顶,就可以建多少光伏电站,规模巨大。
尽管就目前而言,对比地产还是小很多,但是前景非常好,而且成本长期走低,建电站的费用每年都在降低,中间略有波动,例如2022年成本大涨,组件价格从一瓦1.8元左右涨到下半年的2元左右,价格提升10%以上。
但是从长期分析,行业成本在不断降低。
光伏行业多年前曾经辉煌,还诞生过很多中国首富,2008年后到2015年期间,中国光伏行业遭受灭顶之灾,受到欧美制裁,更关键的是成本较高,靠补贴生存。
那段时间光伏上网,政府要补贴企业,如果直接按照市场化电价来支付,企业都会亏钱,企业必须靠补贴才能生存。
靠补贴才能生存的行业是没有前途的,国外恶性竞争的压力、政府层面打击、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光伏行业得不到良性发展。
光伏行业现在开始转好,是因为技术革新导致光伏发电成本已经全面低于上网电价。
各地都有脱硫煤标杆电价,就是把电卖给国家电网的标准价,最高电价在广东是一度电0.4599元,在西北地区一度电0.2元多的价格,如果在当地建设光伏电站,不考虑租金等额外支出,直接成本已经低于以上两个价格,而且在广东远远低于0.4599元。
如果企业在广东地区投资建设光伏电站,把电直接卖给国家电网,就可以获得6%以上的全投资年化收益,即全自有资金建设全额上网电站的收益率超过6%。
在西北地区同样如此,因为那里光照效果更好,每年有效光照小时数比广东地区还高30%,甚至40%左右,达到1500小时以上,整个成本也随之摊低。
所以,2018年以后,成本降低的幅度注定了行业爆发。
例如两块同样面积的光伏面板,成本在过去十年间降低了60%以上,发电效率提高1.5倍以上,10年间性价比提高了200%-300%,且这个速度还在持续,成本还在不断走低,各种新的技术路线不断出现。
因此,这个行业注定会有发展。
其他国家的平均电价最低都不低于人民币1元钱,还有大量的人民币4元、5元甚至1美元的电价,所以,中国电价还有上涨空间,至少不会下行。
因此,从行业前景而言很明朗。
(三)金融杠杆配套小型开发商拿不到银行的开发贷,但是光伏行业可以轻松获取银行的资金。
很多小型光伏企业都能拿到银行的光伏开发贷,优势很明显。
(四)资本市场追捧一些做电站的公司申报证监会,全年施工规模两三百兆瓦,但是首发市值能达到25亿人民币以上,常规判断首发IPO当天能涨到50亿以上,即40-50倍的PE。
资本市场对光伏为代表的清洁新能源的追捧比较疯狂,既正确也不理性,但是市场如此,它反映了一种态度,这个值得思考。
光伏行业迎来了春天,很多企业进入光伏行业,比如娃哈哈,几个月以前,天邦股份和国电投合作400亿规模进入光伏领域,其实它是把全国几百万平米猪舍棚子做光伏,再加一些其他投入,公司股价大涨。
三、分布式光伏电站简介光伏电站分成两大类型:一种是分布式,也被称为屋顶;另一种是集中式,行业内也称其为地面。
分布式指的是在企业,也有的是政府、学校、医院等的屋顶铺设光伏电站,规模相对较小。
集中式就是在西部荒漠,或者在水面、树林、牧场上建的大型电站,集中式电站是严控,它跟地产非常相像,需要省级发改委获取指标。
从发电模式而言,最常见的分布式中,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就是在企业屋顶建设电站,企业优先自己用,用不完的卖给国网。
还有一种在吉林省的模式,自发自用、余电弃用,就是在电力资源过剩地区,国网不要电,所以只能是发了自己用。
第三种全额上网,对于基本不耗电的单位,屋顶纯粹是提供一个使用功能,自己基本不用,这个模式被称为全额上网。
所有合作模式基本就是以上三种,第一种居多。
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打折,原来电价是0.8元,卖给企业0.6元;第二种租金,就是把电价折扣折算成房租,按照一平米多少钱支付给企业;第三种是合资公司,就是不用屋顶业主出资,所有投入都由光伏开发商支付。
企业通过以上三种模式获取好处,参与节能收益分享。
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发改委备案,分布式光伏只要在县区一级发改委备案就行,必须备案,相对宽松;二是电网接入,必须要接入,相对宽松,有些地方供电公司出于对自己三产新能源单位的保护,在接入方面会给市场化企业设置障碍。
退出方式:可以长期持有,可以卖给收购方,或者还可以把它证券化。
四、光伏行业竞争激烈?光伏行业竞争还不够激烈,目前存在竞争,可以想象未来竞争会更加激烈。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光伏的投资属性,一定会有更多资本进入这个行业。
目前,通过各种不同统计口径了解光伏行业的竞争情况,渗透率方面,可以安装的在4%-10%,安装比例很低,众多光伏企业的实际安装比例不到10%。
光伏行业从以下几个维度与10多年前的房地产行业作比较:光伏的政策全国不统一,而地产的政策非常统一,珠三角、长三角和成都地产项目拿地的方式都是招、拍、挂,甚至政府定价方式都是成本加成,地产行业比较适合大资本全国平推;另外,光伏行业现在容易加杠杆,地产加杠杆难度很大;光伏现在是备案制,在发改委备案,弱监管,地产是严监管,审核制;光伏有大量的中小玩家,门槛比地产要低很多,地产现在只剩国有玩家。
就光伏未来发展而言,政府很有可能会对屋顶进行管控。
电价上升,成本降低,光伏开发商的利润不会一直不断增加,政府可能会收取类似屋顶使用费等名目的收费。
另外,未来大型投资会有规划和施工证,中小玩家就会退出市场,出现现在的地产激烈竞争现状,利润会比现在低很多,这是市场规律。
五、市场参与者光伏行业市场参与者可以分成以下五大类:第一类是电力系统大企业,都是央企、国企,国网、南网以及国能、华能、华电、大唐、国电投,另外还有六小,即国投电力、中广核、三峡、华润、中节能、中核等,六小在新能源的装机量甚至超过大型发电集团;第二类是产业链企业,隆基绿能、阳光电源、天合光能都组建了自己的光伏开发公司,即新能源公司;第三类是专业开发商,如万科不是建筑公司出身,也不做水泥,也不是大型国有企业,这种被称为专业开发商,还有浙江宁波民营企业和法能集团合资的联盛,远景资本和法国道达尔合资的道达尔,新崛起的中和绿能,以及很多中小开发商;第四类是地方国资,像山东高速、无锡的国资、粤电力、中山公用、深圳能源、北京能源等;第五类是产业资本,有很多上市公司在进入这个行业。
所以,光伏行业未来将是群雄逐鹿。
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定位不同,有的是财务投资者,有的有战略要求。
国家对于发电集团有新能源装机容量的要求,定位、资金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