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总结:随着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社会不断地进步,人们对能源需求与日俱增,辅 以环保政策和气候变暖压力,非化石能源的需求近些年来逐渐受到各个国家 的高度重视。
传统风水核与生物质发电有着效率缺乏、成本偏高与能源损耗 过多等缺陷,由于成本的大幅降低和政策的支持,太阳能已经成为可再生能 源领域的主要选择,光伏电池作为系列高效清洁能源应运而生。
光伏安装规 模扩大和以及发电成本的大幅降低,直接影响了其导体浆料——正面银浆市 场的发展,光伏用银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光伏用银量多少?对白银供 求影响几何?本文作了一个梳理和展望,供投资者参考。
随着近几年全球光伏装机量日益普及,光伏用银量也随之显著提升,截至 2019 年底,全球累计光伏安装量正式超过 600GW, 2019 年度新增突破新 高,同比增加 12.94%。
近十年全球光伏安装量近十年平均增速为 19.44%,预 计未来三年全球光伏新增安装量仍会保持增长的乐观态势。
我国是白银光伏需求主要支持国,近些年来,光伏安装规模扩大促进了我 国正面银浆市场的发展前景,加之国家大力政策性鼓励,正面银浆企业市场 规模扩大,逐渐压缩国际企业市场份额。
2017 年市场份额快速提升至 20%左 右,2018 年市场份额提升至 35%~40%,目前已达到 50%左右,预计最晚至 到 2022 年国产正银企业将突破占有 60%的市场份额,并且在 3-5 年内维持高 强硬姿态。
未来新格局下光伏电池的金属化工艺和技术性改革将成为主要目标,多数正银企业正寻求新的改革突破,在降低成本上的银耗同时将电池向更高效高功率层次推进,单位光伏用银量通过技术革新下滑明显,预计未来几年仍为低态势。
但在新的可替代银浆涂层材料开发应用之前,持续保持高速的回落态势可能性不大且也无回弹空间,未来一段时间内或将持续低位量浮动且 降速逐年有所收窄甚至出现负增长。
01光伏电池构成与改革(一)光伏电池构成 光伏电池使用导体浆料主要分为三种,正面银浆、背面银浆和背面铝浆。
三种导体浆料经过 丝网印刷、烘干、共烧结形成两端电极。
正面银浆是光伏电池受光面电极,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光 电性能,由高纯度的银粉,玻璃氧化物、有机树脂溶剂组成。
其中玻璃氧化物等混合有机溶剂与 加工成本占比不足 5%。
银粉用量占总成本的 95%,因此直接决定了光伏电池的总成本。
(二)金属化工艺改革 未来 5-10 年内,光伏电池将面临技术化改革,金属化工序的优化成为重点目标。
金属化工序 优化不是仅仅通过降低银浆用量来降低成本,而是将银浆优化与电极设计作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改良银浆丝网印刷方式,通过改变栅线设计或栅线印刷方式,在降低单耗的同时 也要保持甚至提高电池效率。
根据光伏行业协会 CPIA 数据显示,随着多主栅线、细栅线设计、排版改良推进,有效降低 了单位耗银量,根据及国际太阳能光伏网信息,单片电池银浆单耗量已从 2016 年的 0.11g/片,降 至 2018 年的 0.095g/片,预计 2020 年将降至 0.08g/片。
02世界光伏发电发展前景由于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极易引起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系列问题,可再生能源在近些年来 逐渐登上世界能源主舞台。
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其分布广泛、资源丰富、获取简易 成为世界能源主要导向。
在过去十年,全球光伏普及率与安装量快速增长提高,未来发展前景受 到大力政策性鼓励,发展空间广阔。
(一)光伏产能数据显示,近十年全球太阳能光伏产能逐年增长,截至 2019 年底,全球累计太阳能光伏产能 为 2476116 兆瓦,其中亚洲国家对光伏用电依赖度最高,占比超过 50%,其次是欧洲国家,占比 40%。
中国是主要光伏用电支持国,光伏产能在亚洲占比近 60%,在全球占比近 28%。
中国太阳 能光伏产能逐年保持增长态势,2019 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能为 689199 兆瓦达到近十年顶峰,同 比增长高达 236.1%。
光伏产能目前未现天花板,预计未来产能仍将继续攀升,但增速或有所放缓。
(二)光伏安装量 截至 2019 年底,全球累计光伏安装量正式超过 600GW,为 624721 兆瓦,其中 2019 年度新 增 116324 兆瓦突破新高,同比增加 12.94%。
2011-2019 年全球光伏安装量 近十年平均增速为 19.44%,预计未来三年全球光伏新增安装量仍会保持增长的乐观态势。
国内方面,光伏安装量增速于 2016 年达到小峰值后回落,2018 年开始有负增长趋势,一段 时间内国内光伏装机量或将维持疲态,中国 2018 年《关于 2018 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9 年初《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新政颁发,减少增 量项目的补贴缺口,短期引起下游短期需求回落,导致中国光伏需求出现增速较低甚至负增长现 象。
但上述政策实施将改变下游对补贴的过渡依赖,促使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降本提效,不但 有助于产业结构健康化调整,未来提升银浆优化与电池转化效率等一系列技术化改革将更成为提 效降本的主旋律。
03正面银浆市场发展近些年来,光伏安装规模扩大和光伏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正面银浆市场的发展前景,正面 银浆行业市场规模扩大。
根据世界白银协会数据,2019 年全球光伏电池安装量突破 116GW,对 太阳能电池正银浆料需求量约为 3069 吨。
若能维持年均增长近 200GW 的态势发展,2050 年全球 累计光伏装机规模将达到 7000GW。
若按 2019 年光伏电池片与正面银浆需求量比例情况,即每 1GW 电池片消耗 26.38 吨正面银浆计算,至 2050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所需正银需求规模预计将 达到 5,481 吨/年,是 2019 年正银需求规模的 1.8 倍。
正银市场发展早期,杜邦、贺利氏、三星 SDI 及硕禾等外资企业凭借先发优势抢占大部分市 场份额,我国银浆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近些年银价上行,相关需求高速增长,正面银浆进 口关税已由此前 3%提升至 6%左右。
成本压力迫使下,一批国产正银代表企业,例如帝科股份、 苏州晶银、匡宇科技等,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联合电池生产商不断革新技术,提高产业产能和产 品质量,使得正银国产化进程加速和主要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国产正银在性价比方面已经具备 了一定优势。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2016 年国产正银企业已初步具备批量供货能力,2017 年市场份额 快速提升至 20%左右,2018 年市场份额提升至 35%~40%,目前已达到 50%左右,EneryTrend 预 估,最晚至到 2022 年国产正银企业将突破占有 60%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压缩国际四大厂生存空 间,并且在 3-5 年内维持一定高强硬姿态。
未来全球正面银浆市场前景广阔,国家政策实行与技术化改革会迫使市场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份额向业内优质企业倾斜,因此更加要求国产企业拥有良好基金储备,积极开发技术研发团队以 应对正银市场未来的种种机遇与挑战。
04光伏用银量历史及未来预估(一)历史光伏用银 从 2011-2019 十年数据来看,全球光伏安装量快速增长提高同时,白银作为电极主要应用材 料,刺激白银需求不断攀升。
近十年来, 全球白银在光伏中用量在全球工业用银占比逐年递增, 从早期的 10%增长至近 20%,未来关注点在于光伏用银占比是否能够维持在 20%上,以及世界除 中国外其他国家光伏新增安机量能否迎头赶上。
而在国内方面,中国是光伏主要需求国,光伏产业常年在工业用银中占比近半,很好的支撑 起了我国工业用银板块的需求,未来焦点在于用银占比是否能够突破 60%大关。
(二)光伏未来耗银量预估 2019 年,全球光伏应用中的白银需求量达到 3,069 吨,同比增长 6.7%,在工业用银同年形成 负增长的前提下,支撑起了白银需求的增长态势。
2011-2019 年全球光伏用银平均增速为 7.4%, 2016 年在增长率达到了 73%的高点后有所回落。
由于白银成本高昂,为了更好节约白银的使用,全球光伏行业未来会将重点目标持续放在产 业技术性改革,作为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技术线路分析,ITRPV 为了光伏电池能够更好的提效降 本,提供了最新的 2019 国际光伏技术路线,很多浆料供应商也为了迎合光伏生产商需求,设计无 网结网版的浆料印刷,从正面有效降低了银浆的耗量。
中国白银网消息,总部位于美国的行业协 会发现白银装载量可能于 2028 年降至 65mg/片。
单位银浆耗量或将逐年持续回落,预估光伏银浆 需求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但降速会逐年有所收窄。
国内方面,白银工业需求与其中光伏用银均于 2018 年达到峰值 3774 吨和 2190 吨,自 2017 同比增长率攀升至 11.79%和 21.28%的高峰后在近两年急速回跌,且于 2019 年已初现负增长情况 (同比下降 1.74%),由于中国是全球光伏用银主要依赖国,因此直接拉低了全球 2018 与 2019 年光伏用银增速。
大幅降速主要源于近两年技术性栅线改革成果卓越,经改良后的新电极有助于减 少电阻损耗并提升组件功率输出,大大减少了无效银耗,同时减少了大量用银成本。
单位银浆耗 量于 2012 年起低落至 100mg/w 的稳定规模线上下浮动,经过几次大幅降低正银用量的超细、进 行多主栅技术,单位电极用银已经近乎缩小至饱和状态,除非开发其他有色浆料如铜和铝浆代替 银浆涂层,但多数生产商均表明至少在未来十年替代品浆料不会上市,因此单位银继续回落可能 性不大且也无回弹空间,未来一段时间内或将持续低位量浮动。
据世界白银协会统计,全球光伏用银已于 2019 年突破 116 GW 大关,且将于 2020 年突破 125GW 大关,2021 年安装量突破 155GW,并在此后保持一定年均增速(12.5%)。
目前全球市场 白银供给过剩情况仍然存在,2019 年供给过剩达 975 吨。
但在银矿储备及再生银运用上已逐步显 现疲态,全球白银需求稳中有升且消费用银逐年占比增加,工业用银占比下滑。
若未来无相关重 大政策影响且宏观基本面无大波动,可预估在宏观市场全球白银供给过剩情况将逐年改善,全球 供需量最晚于 2025 年达到初步平衡,最晚于 2030 年或出现全球白银市场的供给短缺。
若未来白 银工业方向用银比例继续减弱,尤其是光伏装机年均增速跌破 10%以下,可能对过度严重的白银 供给短缺恶增的部分情况起到抵消性改善作用。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