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对于人的重要性,就像空气和水,为了保护好我们的“口粮田”,我国提出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的同时,还实施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随着农忙的结束,粮食入库如何确保粒粒皆安全?离不开智能粮仓的大规模应用,智能机器人自动巡航值班1个顶3,深入粮仓内部拯救谷物,咱们一起看看这些神奇的机器人长啥样?粮仓存放着谷物对人来说却极度的危险,一个人如果陷入粮仓,只需要几秒钟就会深埋其中,甚至会出现严重受伤和死亡,这种惨剧不时就会发生,安徽泗县的一家面粉厂,6名原料清理作业人员被困一座18米高“立筒”式粮堆垛内,人民子弟兵的消防员冒着二次压埋的危险,经过10个小时的成功营救,其中2人不幸遇难,多年来,都是人工爬进粮仓保持粮食,然而国外的两个大学生亚发出一种粮仓内移动和维护粮食的机器人。
它穿梭在谷物堆里,不是大耗子,而是机器人找到了新工作,它体重仅有27斤,能够通过遥控器控制轮子,轮子是两个螺旋钻,它通过重力来平整谷物,破碎外壳,执行检查并将谷物送入提取螺旋钻,就算它被谷物掩埋,它可以自己挖出多达1.524米的谷物,它还能在谷物中挖掘并提前发现甲虫害虫或霉菌侵袭的地方,解放了长期在粮仓内干活的农民,防止了肺病的发生。
国际粮农组织曾经发布过一个数据,全世界在粮食储藏阶段的损失超过了6.3亿吨,相当于粮仓粮食的20%以上,粮仓内如果储存不当,几个周内温度会陡然升高,仓内水分会持续增加,是霉菌形成的最佳生存环境,甚至会吸引象鼻虫等害虫的“拜访”,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人们肉眼所看不到的,如果一堆发生病害的谷物,位置处于核心区域,经过几个周的扩大和生长,一旦出来就已为时已晚。
抑制这一切采用“智能粮仓”也就高枕无忧了。
“智能粮仓”的出现是在探索数字化转型,促进监管从“人防”到“技防”的升级,用数字技术守护“大国粮仓”,现在的大型粮仓就像一个个类似集装箱的大型库房,外表看似普通,里边安装了各式各样的“黑科技”,一间粮仓光是测温传感器就有240个,这些传感器感觉到现在的气候适合通风了,智能系统就会自动地把窗户打开,启动风机把外部的冷空气打入粮堆里边,有效降低粮食的温度和湿度。
“智能粮仓”内部采用了空调控温,现在对粮食的呵护就跟人一样,每一个粮仓都有专用的空调,功率大效率高,仓温时刻保持在最佳状态,前边咱们介绍的平粮机器人,有效防止了粮食埋人的悲剧,可以自动识别粮堆的大小,自动判断是否被掩埋,还有一种被称为粮仓内的“蝙蝠”,能够防止粮仓倒塌事件的发生,它就是雷达物位仪,能够检测到粮食的整体距离预防倾斜。
现在的“智能粮仓”具备智能通风、智能气调和智能烘干才能确保粮食安全,除了前边讲的智能通风外,智能气调采用一项黑科技“氮气气调储粮”,就是从空气中分离氮气,通过提前预埋在地下的管道置换出粮堆内的氧气,长期保持高浓度的氮气延缓粮食的品质变化,98%的氮气维持28天以上,能够预防98%以上的害虫。
“智能粮仓”还应用了“负压通风技术”和“分体式谷物冷却系统技术”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在网络上查看一下,喜欢文章的话点个赞关注一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