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限电潮”扩至20省份,不缺电却限电?根源在于能源消费结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招聘   作者:风电设备   浏览次数:75
核心提示:限电停产从席卷10余省份,到如今已经逐步扩大至20省份,不仅很多上市公司陷入停产状态,甚至部分地区居民用电也受到影响,比如东北三省。能源双控不是突击检查,而是每年的惯例,为何这次生产企业的反应这么大呢,部分省市甚至直接拉闸限电?很多人认为是我们的能源资源不够用了,发电量有限,电价没有上涨的情况下,发电企业也面临亏损。但事实真实如此吗?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我们的发电量在2018年就达到了7万亿千瓦时的规模,2019年和2020年的发电量超过了7万亿千瓦时,发电量稳步增长的同时,用电量也稳步增长。我们全社

   

限电停产从席卷10余省份,到如今已经逐步扩大至20省份,不仅很多上市公司陷入停产状态,甚至部分地区居民用电也受到影响,比如东北三省。
能源双控不是突击检查,而是每年的惯例,为何这次生产企业的反应这么大呢,部分省市甚至直接拉闸限电?很多人认为是我们的能源资源不够用了,发电量有限,电价没有上涨的情况下,发电企业也面临亏损。
但事实真实如此吗?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我们的发电量在2018年就达到了7万亿千瓦时的规模,2019年和2020年的发电量超过了7万亿千瓦时,发电量稳步增长的同时,用电量也稳步增长。
我们全社会用电量结构,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四个部分组成,2019年的用电总量也达到了7万亿千瓦时,并且在经济保持高增长和双碳目标下,2050年我们的发电量规模会增加到15万亿千瓦时。
我们的发电量占了全球发电量的四分之一,也是美国发电量的2倍左右,总体来说我们的发电量是够用的,至于出现局部区域缺电的情况,主要是区域发电能力分布不均匀所致,我们也通过特高压技术完成电力的跨区域运输,逐步缩小地区能源供给的差异。
所以我们把这次限电潮归咎于我们发电量不足,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
那么限电潮扩至20个省份,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源还在于我们当下的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上。
首先,我们的电力供给结构主要依赖煤炭能源材料,能源供给结构转型难度较高很多人都说,我们从石油革命进入到电力革命的时代,电力能源不就是绿色能源么?电力能源供给的确比石油能源供给更清洁高效,但我们的电力都需要煤炭作为能源材料,才能生产大量电力能源。
在电力能源供给方面,我们的发电方式主要是火力发电,这种发电模式需要通过燃烧煤炭,转换为电力能源,而煤炭火力发电占了我们总发电量的70%。
去年我们的火力发电规模超过5万亿千瓦时,火力发电量排在了第一位;水力发电超过1.2万亿千瓦时,水力发电量排在了第二位;而剩下的风力发电量、核能发电量、光伏太阳能发电量占比都比较低。
在电力消费方面,我们的第一产业用电量相对较少,去年一年消耗电力能源不足900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量最多,去年一年消耗了5.1万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居中,去年一年用电量达到1.2万亿千瓦时;居民用电量去年在1万亿千瓦时左右。
从用电量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产业结构发展的过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用电量,就相当于火力发电量和水力发电量的总和。
而我们的居民生活用电量,14亿人口总量下,虽然用电量总体的基数高,但人均用电量只有OECD国家的60%左右,人均的一次能源消费量只有OECD国家的一半左右。
从能源供给和消费来看,中国燃煤发电占了全球煤电的50%,我们主要的工业生产能源供应和消耗,都依赖煤炭火力发电体系。
当下国内的能源资源储备属于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煤炭资源储备较多的情况,石油天然气的发电成本高于煤炭,火力发电自然就以煤炭为主导,我们的煤炭每年的消耗量超过40亿吨标煤,且煤炭发电成本高于欧美国家。
中国是能源供给和消费规模最大的经济体,但煤炭等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我们的化石能源储备有限,如果每年不进行能耗双控,煤炭资源也面临逐步枯竭风险。
当下我们依赖煤电供给和消费,短期内不可能通过能源革命和超级能源来取代煤电能源模式,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而且也是主导能源体系。
那么只能通过限电模式,减少能源消耗,淘汰落后低效的产能,稳住我们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能源经济可持续长期发展。
其次,煤炭价格上涨,企业生产失序和内卷让我们不得不进行限电停产,调整产能结构和周期从大宗商品定价权来看,我们的工业发展后来居上,并且通过庞大的产业体系,逐步在各大商品期货市场中,拥有了一定的定价权,比如农业相关期货市场原料的定价权。
但当下的石油能源体系依然是欧美经济体主导,美元石油体系绑定了全球能源经济,我们在能源大宗商品领域的定价权相对比较弱。
虽然人民币国际化,逐步建立了石油人民币结算体系,但目前美元石油体系还是主导,需要足够的时间周期,才能改变美元霸权体系。
在欧美金融体系主导的能源期货市场,我们的企业的生产活动的也是受到上游原料市场价格波动大影响的。
近期煤炭价格大起大落,本身我们的煤炭发电成本就比欧美经济体高,如果煤炭价格也不稳定,而且价格高企,那么就会不断加大我们的煤电发电成本。
疫情期间和后疫情阶段,都会有一个经济复苏和高增长的周期,也伴随着产能快速扩张,我们的企业不断扩充产能,出口贸易订单也不断增长,但这个代价却是高能耗,高成本。
企业的内卷和价格战,使得我们的产能扩张失去秩序,能耗越来越大,煤炭成本不断上升,最后就会给我们的发电行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而中下游企业看似产能扩张,实际很多都是高能源消费,低利润的状况,吃力不讨好。
煤炭价格高企和无序生产,倒逼我们进行限电停产,让高耗能产能降下来,集中低能耗的高效产能,避免企业内卷式的扩张和无序生产,有利于外循环经济和出口贸易升级。
生产旺季的限电停产,短期可以对冲高企的能源材料价格,长期下来可以转换产能周期,避免外部输入性通胀影响我们的生产贸易。
企业如果能够从上半年就调控产能,不盲目增产,其实下半年的常规限电,完全可以应付的,只是很多企业都内卷式竞争,到了下半年控能,部分地区才临时应对,措手不及。
最后,从高碳煤电走向低碳清洁能源,意味着传统电网和能源供给体系的一次变革,也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
我们的煤电发电体系全球第一,而且还向外输出煤电技术,同时我们的水力发电,光伏风电也是全球第一,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目前火力发电占比超过7成,清洁能源的比例不足3成。
我们在做出双碳减排承诺的同时,也开始减少全球煤电的投资和技术输出,但我们要从高碳排放的煤电走向低碳的清洁能源发电模式,实现碳中和。
这需要把非化石能源的发电比例降低,把清洁能源发电模式比例提高到9成左右,才能真正改变现在都是高碳排放的发电主导的模式达成2060碳中和目标。
当化石能源逐步退出,我们的水力发电就将发挥重要作用,但发展局限性也大,目前水力资源开发过半,开发难度不断增大,而核电虽然也是低碳能源,但是安全性问题不能忽视。
目前在清洁能源体系中,比较有发展空间的是光伏风电,装机市场在不断扩张,并且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也是我们未来实现电力领域碳中和的关键。
但光伏风电的分布式能源,意味着我们传统的电力协调体系需要做出改变,才能适应未来的清洁能源体系。
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是完全不同的体系,两者要有效融合,需要未来智能电网、特高压、储能技术、分布式能源结构的综合发展,才能真正让低碳电力能源体系发挥作用,来一次能源体系的变革,最终实现我们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综上:限电潮的直接原因是煤炭价格高企和企业内卷无序生产,忽视控能指标,倒逼我们加大力度限电停产,调控产能;而根本原因在于自身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问题,不得不保持周期性的产能调控和能耗双控,为最终的能源转型优化和碳中和目标服务。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