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正浓却阳光甚好,12月30日,在诸城市昌城镇福胜网格,一场别开生面的光伏电站并网仪式在这里举行。
随着技术人员合闸并网,屋顶上的发电板源源不断地把阳光变成真金白银流入群众的腰包。
据山东铭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铭才介绍,在昌城镇党委政府和诸城市发改局、供电公司等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公司在福胜村完成了195户光伏设备的安装,总装机量4.3兆瓦,年可发电560万度,这也是全省分布式屋顶光伏单体并网容量最大的项目。
今年来,昌城镇始终把促进集体增收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坚持“向天要效益”,抢抓诸城市开展“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的机遇,发挥网格化治理服务优势,全力推广应用农村户用光伏,拓展群众增收渠道,不断增厚集体家底。
光伏带动乡村振兴,关键的是让群众得实惠。
在仪式现场,安装光伏设备的群众拿到了第一笔发电收益,原来闲置的屋顶如今变身“阳光存折”,有了一份“旱涝保收”的收入,大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安装光伏发电板,俺一分钱不用花,也不用贷款担保,每年光租金就接近2000块钱,相当于两亩地的收入,村里还成立合作社,以后发电多了能分红,真是个好事。
”福胜网格居民孔祥礼乐呵呵地说。
群众的腰包鼓了,集体经济增收的这篇文章也随之破题。
昌城镇创新收益分配机制,每安装一块发电板,公司给村集体10元协调服务费,仅光伏一项,福胜网格每年可实现增收8万元。
此外,福胜网格党支部书记金清介绍,当地创新发展模式,灵活运用光伏发电优势,还盘活闲置宅基地和残垣断壁42处,增加集体收入4万元,让“沉睡”资源也能见到效益。
“下步,我们将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总结推广福胜网格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整村、整社区安装工作,实现农户、集体‘双增收’,在开创新时代‘诸城模式’新实践新辉煌中,争做排头兵、争当领头雁。
”昌城镇人大主席田洪双说。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刘刚 蒲元英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