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的建造要求:风能质量要高。
风力发电场的场址的首要条件必须风能资源丰富。
年平均风速在5m/s以上,30m高处的有效风力时数在6000h以上,有效风能密度在240w/m^2以上时才适合建设大型风电场。
其实,影响风能质量的因素有年平均风速、平均风功率密度、风频分布、有效风速可利用小时数、风向稳定度等。
风力发电场的场址盛行风向稳定。
风向稳定不仅可以增大风能利用率,还可以延长风机寿命。
风力发电场湍流程度要小。
风是随机的,并受场地表面粗糙度和附近障碍物的影响。
风场湍流的形成一般是由于风道过于粗糙、或者因障碍物而产生的风速及风向的急剧变化而引起的。
它不仅会影响风力发电机的出力,还会使风力发电机产生振动和受载不均,降低风力发电机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造成桨叶飞出的事故。
风力发电场址的自然灾害要少。
强风、冰雹、雷暴、地震等都会对风力发电机等造成影响。
社会自然条件、风力发电场址的地势要较平坦,地质条件要好,以便进行土建施工。
交通便利。
要考虑拟建风电场的设备供应和主要建筑材料运输是否便利。
是否利于大型吊车、平板车的施工、运输等。
风电场应尽可能接近电网接入点。
如:靠近现有的10KV和66KV变电所和线路,以减少电能损耗和送出工程的费用。
尽量少占耕地,减少生态破坏。
周围环境。
风电场的建设一般会对飞禽及鸟类正常生活和迁徙有影响,为保护生态,场址应尽量避开鸟类飞行路线、候鸟及动物栖息地等,远离自然保护区、军事设施、人口密集地区等。
海上风电选址要求:根据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的《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进行实施。
例如:海上风电场原则上应在离岸距离不少于10公里、滩涂宽度超过10公里时海域水深不得少于10米的海域布局。
在各种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河口、海湾、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等敏感海域,不得规划布局海上风电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