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拖轮的牵引下,近万吨的三峡能源001号的海工船缓缓驶出长江口。
此时,工程师的心也随着海浪起伏。
与之前驾驶的船只不同,这艘无自航能力的工程船,能否在大风大浪之中安全航行,并成为深海作业的稳固平台。
未来几天,远海首台风机安装便能检测出其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三峡集团自己打造一艘独立的海工船,相关负责人表示跨行如跨山,每一项都是很严峻的挑战。
根据最近天气情况分析和海况预报,未来几天,这个标号为江苏大丰H8-2的风场,最大风力为每秒10米。
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窗口期,首台风机的安装作业就定在次日上午。
江苏北部,大丰海域,这片正在开发的大型海上风电场是三峡能源离岸最远的海上风场,相比近海滩涂,深远海的风力资源更加丰富。
过去7 年,三峡能源以黄海为起点,沿海岸线向南北延伸,先后建成了辽宁庄河、江苏响水、福建兴化湾、广东阳江等多座大型海上风电场。
打造了一条装机规模国内第一的海上风电走廊。
然而,离岸距离越远,风机安装难度越高。
001号能否应对复杂的海况,并成为远海作业的定海神针,它首先要经受得住狂风巨浪的考验。
面对涌动的洋流,强劲的海风,要保持这艘海工船的稳定性,秘密就在于它的独门利器——四条近30层楼高的桩腿。
桩腿都长度直接影响风机的吊装情况,因为如果它重心不稳的话,倾覆、侧翻都有可能随时发生。
当4条大长腿稳稳地坐实海床后,液压升降机迅速将超1万吨重的船体拖出水面。
悬空的船体,犹如吊脚楼任凭风吹浪打,平台岿然不动。
船体被稳固住,但还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当海风骤然加大时,起吊的重物会产生大幅摆动。
001另一门绝技,就是稳定功率的缆风系统。
这套空中稳固系统,能在5级风速下一次吊起近400辆轿车的重物。
如果吊机上面仅仅有一个吊钩的话,就会左右摇晃、旋转,这是控制不住的,所以说缆风系统是一个恒定张力的系统。
下午5点,塔筒和发电机的安装全部结束,001号能否通过工程检测,达到设计要求,接下来的叶轮吊装将是终极考验。
3只83米长的叶片已吊运到6个篮球场大小的甲板上,连接后的叶轮直径长达171米,相当于两架空客并排的宽度。
在空间十分有限的甲板上,安装工人们要将144颗螺栓一次性同步对准在变桨轴承螺栓孔内。
这对工程师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组装好的叶轮重量高达164吨,要将其吊装至100多米高的塔筒上,这个难度来自叶片本身。
风力发电机叶片,有巨大的受风面积,微微海风,都有可能导致吊装失败。
最难的作业即将开始,001号上的溜尾夹具已经开启。
特殊的夹具,可以让叶轮在起吊和翻身过程中保持平衡。
叶轮很快就提升至发电机高度,接下来,是叶轮轮毂与机舱的高空对接。
168颗螺栓,要分毫不差地插入预留的螺栓孔中,工程师们只有一次机会,空中对接必须一气呵成。
历时4个多小时,在指挥人员与吊机驾驶员的精准配合下,叶轮与发电机实现了完美对接。
三峡能源001号第一台风机的顺利安装,标志着将驶向更广阔的海域。
至此,三峡能源001号通过了最为严苛的海上安装检验。
今天,技术创新、装备升级正成为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核心力量,截止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近1700万千瓦,全球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