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地热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在世界多国均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分析多国成功经验,所有地热发电先进国家都是依靠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才得以顺利发展。
”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郑克棪9月15日在挪宝集团·2020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上表示。
郑克棪强调,中国当务之急是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制定实施《地热法》,对地热发电上网电价补贴,废除《资源税法》对地热的收税政策,以更积极的姿态迎接和举办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
以下为郑克棪发言摘编:1904年,意大利在拉德瑞罗地热区试验地热发电,成功点亮5只灯泡,开创了世界地热发电的历史。
之后意大利“独领风骚”世界地热发电54年,一直到1958年才有新西兰地热发电,美国在1960年开始加入,到上世纪60年代末,日本、苏联和土耳其相继加入,上世纪70年代末又拓展至墨西哥、中国、冰岛和菲律宾共10个国家。
截至目前,世界共有26个国家拥有地热发电事业。
世界地热发电总体呈积极向上态势纵观世界116年来地热发电趋势,总体呈积极向上态势,然而规模并不大。
以发展最快的近10年为例,2009年世界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0716.7MW,截至2019年增至15046MW,年均累计增长率仅3.7%。
总结梳理1994—2019年间各国地热发电发展情况,可以分为五大类:急先锋型、大发展型、快速增长型、持续强劲型、跟随者型。
其中,土耳其堪称独一无二的“急先锋”。
土耳其自1968年开始地热发电,是世界第6个发展地热发电的国家,直到2005年装机规模一直保持在20MW水平,彼时中国规模在世界排名第15位,土耳其紧随中国,位列第16位,但此后土耳其地热发电事业突飞猛进,直至目前地热装机规模已位列世界第4位(而中国退居第18位),2019年,土耳其发电装机总量1526MW,是2005年的76.3倍。
大发展型:肯尼亚、冰岛这两个国家是仅次于土耳其的地热发电“大发展”国家。
15年间,肯尼亚地热发电装机从45MW至861MW,增长了19.1倍;冰岛从50MW至755MW,增长了15.1倍。
快速增长型:印度尼西亚、新西兰。
15年来,印度尼西亚从310MW至2133MW,增长了6.88倍;新西兰从286MW至1005MW,增长了3.51倍。
持续强劲型:目前地热发电世界十强中,美国、菲律宾、墨西哥、意大利和日本5个国家地热发展势头可以表述为“持续强劲”。
跟随者型:其余16个国家可以称为跟随者。
这些国家的地热发电装机容规模较小,比如排名世界第11位的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还不及第10位的一半,地热发电事业有所发展,但进展缓慢。
跟随者包括: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装机规模100MW—300MW),以及包括中国在内、装机规模在10MW—100MW的7个国家、另有5个国家装机规模小于10MW。
政策支持是先进国家地热发电成功关键第一是资源。
高温地热资源在全球的分布受特定地质条件影响,因此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以致百余年至今,仅26个国家成功推进了地热发电事业。
第二是技术。
地热开发利用不属于世界顶尖技术,基本没有技术壁垒,本国技术薄弱可以引进外援。
例如我国西藏羊易地热电站新建16MW地热发电机组就采用的是美国奥玛特Omart技术公司的产品。
第三是资金。
地热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周期较长,资金要求稍高。
但即便在印度尼西亚和肯尼亚这类较贫穷国家,均靠引进外资,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十强。
最后,也是最关键因素,即政策。
所有地热发电先进国家都是依靠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才得以顺利发展。
以土耳其为例,该国2005—2019年从世界地热发电规模第16位,急速升至第4位,装机容量剧增76.3倍,持续15年平均年累进增长率33.5%,原因就在于以下两点:一是理念提升。
如土耳其借2005年世界地热大会在本国召开契机,让议会和政府熟悉了解了地热,认识到开发本土地热资源的重要意义;二是政策扶持。
比如土耳其2005年颁发实施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法》和2007年颁发实施的《地热和矿泉水法》,对涉及地热各环节的勘探、钻井、生产和利用,在投资、勘探、运行权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制定了10年有效期的电价激励机制,如在2005年就开始实施0.105美元/kWh的电价补贴政策,并将采用本国设备生产的补贴更提高至0.132美元/kWh。
此外,经土耳其的干热岩技术尚未开始应用,但政策层面就已给出了20年有效期的0.30美元/kWh电价补贴激励标准。
再比如,德国地热发电装机规模在2004年刚起步时仅为200kW,至2009年上升至6.6MW,2014年达到27MW(与中国相等),10年间增长135倍。
也是德国政府不断完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法规的结果。
德国在2004年颁发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就规定了地热发电的基本补贴和特殊补贴,且地热发电可获得的基本电价补贴逐年上升:如为2004年为0.15欧元/kWh,2009年增至0.16欧元/kWh,2012年更达到0.25欧元/kWh。
不仅如此,德国还自2009年起,又增加了0.04欧元/kWh的早入网补贴、0.04欧元/kWh的技术奖金,以及0.03欧元/kWh的供热奖金,三项合计达0.27欧元/kWh。
虽然德国在2012年取消了早入网补贴和供热奖金,但同时将基本电价补贴和技术奖金分别增至0.25欧元/kWh和0.05欧元/kWh,最终使总补贴增至0.30欧元/kWh。
虽然德国地热资源条件不丰富,但激进的电价补贴政策保障了地热发电获得快速发展。
中国当务之急是制定实施《地热法》早在1970年,中国在广东省丰顺县邓屋村成功开展了地热发电试验,成为世界上第8个拥有地热发电的国家。
但中国的地热发电事业在西藏建成羊八井电站后,基本呈现停滞状态,以致目前全世界26个地热发电国家中的排名落至第18位。
“十三五”以来,截至目前,中国的地热发电进展仅完成了既定规划目标的3.6%。
地热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在世界多国均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然而在中国,地热发电上网电价仅0.25元/kWh,且并不像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一样能够享受补贴。
北京居民用电价格是0.4883元/kWh(超出部分呈梯级加价),目前北京电厂的上网电价为0.3754元/kWh,但对比之下,西藏羊易地热电站的上网电价仅为0.25元/kWh。
其不合理性由此可见一斑。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更对“地热”开征了并不低的资源收税。
地热界的“奥林匹克”大会——世界地热大会将于2023年第一次走进中国。
中国当务之急是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制定实施《地热法》,对地热发电上网电价补贴,废除《资源税法》对地热的收税政策,以更积极的姿态迎接和举办这次地热盛会。
(本报实习记者 齐琛冏/整理,本文未经本人审核)责编 | 齐琛冏实习生 | 李昕竹本文为《中国城市能源周刊》原创首发,经授权后方可转载,联系方式010—65369458或直接在后台留言。
猜你想读曹耀峰院士:夏热冬冷地区将是地热规模化供暖制冷重点区域建言献策 | 盼“十四五”西藏出台地热发电价格政策他山之石|90%家庭享受地热供暖,冰岛何以炼就?关于我们《中国城市能源周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中国能源报社与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联合出版;是中国城市能源变革产业发展联盟的核心刊物。
于2019年3月4日正式创刊,全彩,双周刊,每期4个版面,每周一出版,随《中国能源报》发行。
通过行业组织和权威媒体互动的平台连接力、专业的舆论引导力,打造城市与能源的舆论高地,引领城市能源转变走品牌化道路。
逐步形成报纸、网站、微信为一体的融媒体新闻载体。
公众号:中国城市能源周刊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城市能源周刊,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