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比亚迪1亿元入股道氏子公司!上市七年道氏从4亿级迈向60亿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网   作者:风力发电机   浏览次数:90
核心提示:未经陶瓷信息网的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否则视为侵权。4月8日,道氏技术公告透露重磅消息,指出其将对旗下负责碳材料业务的子公司格瑞芬增资,并引进比亚迪等战略股东。本次拟增资金额共计6亿元,其中比亚迪将增资1亿元。自2016年开始,道氏技术陆续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并在2017年形成陶瓷釉面材料和新能源材料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至今,新能源材料占其营收比重已超60%。2021年,道氏技术前三季度营收46.02亿元,极有可能实现60亿元的年度营收。自2014年上市以来,从营收4.47亿元到如今可预见的60亿级别营收,

   

未经陶瓷信息网的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4月8日,道氏技术公告透露重磅消息,指出其将对旗下负责碳材料业务的子公司格瑞芬增资,并引进比亚迪等战略股东。
本次拟增资金额共计6亿元,其中比亚迪将增资1亿元。
自2016年开始,道氏技术陆续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并在2017年形成陶瓷釉面材料和新能源材料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
至今,新能源材料占其营收比重已超60%。
2021年,道氏技术前三季度营收46.02亿元,极有可能实现60亿元的年度营收。
自2014年上市以来,从营收4.47亿元到如今可预见的60亿级别营收,道氏技术用7年时间完美诠释了一个用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鲜明案例。
资料图道氏技术加码碳材料业务 比亚迪战投1亿元为了提升旗下负责碳材料业务的子公司格瑞芬的竞争实力,道氏技术董事会决定对格瑞芬进行增资并引进比亚迪等战略股东。
根据增资公告内容显示,本次拟增资金额共6亿元(最终以实际增资金额为准),其中比亚迪将以自有资金通过现金出资的方式增资1亿元,认购格瑞芬新增注册资本1560万元;佛山市南海盈天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天投资”)将以自有资金通过现金方式增资1.5亿元,认购格瑞芬新增注册资本2340万元。
此外,道氏技术、员工持股平台(包括上市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格瑞芬核心员工)及其他投资者的增资金额以实际发生额为准。
公告还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去碳化和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将成为全面共识,全球动力锂电池市场规模也将在未来几年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
动力锂电池市场高速增长,将直接带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需求量高速增长。
格瑞芬作为道氏技术旗下碳材料业务运营平台,整合了道氏技术下属子公司青岛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市昊鑫新能源有限公司、赣州昊鑫新能源有限公司、江门道氏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整合后迅速扩大导电剂生产规模,并深入完善涵盖催化剂、碳纳米管粉体、高纯粉体、导电浆料、NMP回收等完整的导电剂供应链和研发体系。
2021年前三季度,格瑞芬营收3.03亿元,净利润5022.22万元。
分别比2020年度营收1.62亿元和净利润71.04万元实现大幅增长。
对于引进比亚迪这一战略股东,道氏技术公告指出,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领先的市场份额,具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
比亚迪为格瑞芬的重要客户,格瑞芬引入其作为战略投资者,可更好地发挥上下游产业协同作用,加强技术研发创新,有利于增强格瑞芬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快速发展壮大。
据了解,2022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8.75万辆和28.63万辆,同比增长416.96%和422.97%,而燃油车销量仅为5049辆同比减少89.78%。
比亚迪在4月3日官宣表示,其将从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在汽车板块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比亚迪也因此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
道氏技术岩板品类中的“鎏金黑曜石”,上图为形象展示近两年新能源板块增资动作频频 计划增资总额达47.42亿元仅在2022年,道氏技术就发布了三个关于子公司引入战投增资的公告。
除了本次增资子公司格瑞芬,另外两个增资公告的主角分别是其子公司广东佳纳、芜湖佳纳。
其中,在2月18日发布的增资公告中,道氏技术拟以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对广东佳纳进行增资扩股。
这一次引入的战投单位,分别是赣州发展叁号新能源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赣州发展肆号新能源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二者将以自有资金通过现金方式分别对广东佳纳增资4亿元和3亿元,并将分别持有广东佳纳4.12%和3.09%股权。
在上述战略投资者增资后,广东佳纳将再自筹3亿元,合计将10亿元资金全部投入江西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用于江西佳纳的项目建设及运营。
广东佳纳是国内较早实现三元前驱体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之一,而10亿元资金全部注入的江西佳纳项目具体指的是,在2025年12月31日前建成并投产10万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2万吨金属量钴盐产品、3万吨金属量镍盐产品、5万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项目。
公告还显示,广东佳纳在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31.33亿元,净利润3.83亿元。
分别比2020年度营收22.83亿元和净利润1.04亿元实现大幅增长。
而在3月10日发布的增资公告中,道氏技术指出,其拟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及设立高管团队持股平台的方式对芜湖佳纳进行增资扩股。
引入的战略投资者拟以自有资金出资,通过现金方式对芜湖佳纳增资14.4亿元。
其中,芜湖江北新区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出资1.44亿元持股1.27%、芜湖市安泰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4.536亿元持股3.99%、芜湖银湖实业有限公司出资3.888亿元持股3.42%、芜湖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出资4.536亿元持股3.99%。
此外,道氏技术高管团队持股平台芜湖市鑫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将由参与的核心高管以自有资金通过现金方式增资芜湖佳纳3000万元持股0.26%。
此次增资合计14.7亿元,将全部用于在芜湖市投资建设的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其中首期建设年产5万吨。
同样是3月10日,道氏技术还发布了《关于增资PT.JIANAENERGYRESOURCES的公告》,指出为了保障锂电材料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打通并进一步优化公司原材料供应,降低公司高镍三元前驱体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其全资孙公司香港佳纳有限公司与PT.JIANA ENERGY RESOURCES(以下简称“印尼佳纳”)拟签订《增资框架协议》,协议约定香港佳纳将在2年内向印尼佳纳增资不超过人民币12.72亿元。
增资完成后香港佳纳对印尼佳纳的持股比例由99%上升至99.9965%。
早在2021年10月16日,道氏技术发布了《关于增资MINERALmetaLTECHNOLOGYSARL的公告》,由此开启了一系列增资的步伐。
该公告显示其为了加快在刚果(金)的产业布局,扩大铜和钴产品的生产能力,并充分发挥MINERAL metaLTECHNOLOGY SARL(以下简称“MMT”)的优势,其全资子公司MACROlink JIA YUAN MINING SARL(以下简称“MJM”)与MMT签订了《增资协议》,协议约定MJM向MMT增资4亿元。
增资完成后MJM对MMT的持股比例由45%上升至87.23%。
综上,2021年至今,道氏技术针对新能源板块共发布五个增资公告,计划增资的总金额达到47.42亿元。
形象展示 图文无关 莲邦陶瓷上市七年从4亿级迈向60亿级 目标“以创新铸造世界一流材料企业”通过梳理道氏技术自2014年上市以来的业绩增长情况,《陶瓷信息》发现,在2017年之后,其营收结构由原来的陶瓷釉面材料,走向“陶瓷釉面材料+锂电材料”的双引擎发展模式,业绩也在2017-2018年实现连续两年翻番。
2014年,道氏技术营收4.47亿元同比增长39.94%,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19.99%。
这一年,其营收结构为陶瓷墨水1.55亿元,全抛印刷釉1.51亿元,基础釉0.81亿元,其他0.59亿元。
一直到2016年,其营收结构都没有变更。
也是从2016年开始,道氏技术先后投资昊鑫新能源和佳纳能源,逐步布局新能源材料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于是在2017年形成陶瓷釉面材料和新能源材料共同创新、协同升级的优势竞争力。
2017年其营收16.96亿元同比增长110.99%,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50.40%。
营收结构为陶瓷墨水4.33亿元,全抛印刷釉2.44亿元,基础釉1.64亿元,钴盐3.79亿元,三元前躯体3.09亿元,导电剂1.13亿元,其他0.54亿元。
2018年,道氏技术营收35.44亿元同比增长109.00%,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44.66%,营收实现了连续两年翻番。
也是在这一年,新能源材料营收21.7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61.26%,首次超过了陶瓷釉面材料。
道氏技术业绩预告显示,其2021年度的净利润将在4.95-6.05亿元之间。
对比2014年的0.72亿元净利润,上市7年间增长6.88-8.40倍,这是其上市以来最高的净利润数据。
2021年前三季度,道氏技术营收46.02亿元同比增长112.72%,极有可能在2021年突破60亿元的营收。
在财务报告中,道氏技术透露,其公司的发展愿景是“以创新铸造世界一流材料企业”,将以立足“锂电材料+陶瓷材料”双主业共同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巩固一代、发展一代、培育一代”的发展战略,恪守“创新、绿色、协调、务实、高效”的经营理念,推进公司持续、稳步、健康发展,成为世界一流材料企业。
快分享本文给你的好友阅读吧!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