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电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又是怎么去的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161
核心提示:我们生活中随时随地用电,电灯、电话、家用电器、电机车、电动车,无时不刻的都在用电,我们离开电将是一种什么样子的生活呢?那么电是什么,又是怎么来的,去哪儿了?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指电荷运动所带来的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电子运动现象有两种:一种是把缺少电子的原子称为带正电荷,另一种是有多余电子的原子称为带负电荷。在大自然中,电我们是随处可以看到遇到,比如闪电、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等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是最常用的电源。负载是电路中消耗电能的设备

   

我们生活中随时随地用电,电灯、电话、家用电器、电机车、电动车,无时不刻的都在用电,我们离开电将是一种什么样子的生活呢?那么电是什么,又是怎么来的,去哪儿了?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指电荷运动所带来的现象。
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
电子运动现象有两种:一种是把缺少电子的原子称为带正电荷,另一种是有多余电子的原子称为带负电荷。
在大自然中,电我们是随处可以看到遇到,比如闪电、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等等。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是最常用的电源。
负载是电路中消耗电能的设备,负载的功能是把电能转变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如电炉把电能转变为热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等。
照明器具、家用电器、机床等是最常见的负载。
在大自然中能量是守恒的。
我们用水、风、煤、太阳等发出电后,这些电能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方便,用电做饭、洗衣服、电动车来运输,用电烧水等等。
那么我们的电怎么来的呢?第一用水利发电的。
水电站将水拦截至水库或者拦截河流形成大坝,集中水流的落差(动能和重力势能)形成水头经过汇集后,调节水流的流量,并将它冲击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将集中的水能转换为电能,再经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等将电能输入电网。
第二种使用潮水发电。
因为月球、太阳的引潮力以及地球自转效应,产生了叫做“潮汐”的东西。
在海湾或者感潮河口建筑堤坝,闸口,水库把海水围起来。
在涨潮时,把海水以势能方式储蓄,等到退潮时把海水以势能的方式放出,冲击水轮机,带动发电机从而产生电。
第三种就是用火电站和地热法电。
火力发电其实就是烧锅炉,家里烧开水的时候都会有水蒸气,水蒸气带动汽轮机所连接的发电机进行发电。
而火电站用的燃料是煤,天然气之类的,还有就是用工业废料做燃料,废物利用。
这些都可以用来发电。
地热,说白了就是地球内部的铀,钾,钍等放射物质衰变 所产生的热能。
主要表现在温泉,沸泉,热水河等。
利用这些进行发电,地热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西藏地热资源占据全国的80% 。
还有就是核电站,核电站的原料是铀,铀在一个大的“锅炉”也就是反应堆中发生裂变,产生了大量的热量。
泵机把冷却液输到这个大“锅炉”中,冷却液加热后被输送到蒸汽发生器中,蒸汽发生器就是把热水产生蒸汽。
然后冷却液继续通过泵机输送到锅炉中。
这个叫做一回路。
有一回路就有二回路,一回路中的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之后推动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我国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电资源保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资源有储量占全国的39%,“西电东送”就是把西南、西北丰富的能源资源化为电能,通过大容量、长距离、超高压输电线路,向东部沿海地区送电的工程。
“西电东送”包括北、中、南三条大通道。
北通道是把山西、隗酉内蒙古的坑口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向华北和山东输送。
中通道是以三峡水电为核心,把三峡的水电和金沙江水电向华中和华东输送。
南通道是把西南水电(红水河水电),滇黔两省的坑口火电向广东输送。
远距离送电,电能的损耗十分惊人,特高压直流输电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答案。
西电东送工程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大举措,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和骨干工程,由南、中、北三大通道构成,从2001年到2010年预计总投资在5300亿元以上(不包括三峡电站)。
南通道是指开发西南地区水电和云南、贵州的火电,相应建设输电工程联合向广东送电。
中通道是指以三峡电力送出为龙头,将输电网络向西延伸至长江上游地区,实现川渝和华中地区共同向华东、广东送电。
北通道是指在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向京津唐地区送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黄河上游水电和“三西”地区火电向华北、山东地区送电。
截至2008年底,西电东送三大通道送电能力已达6318万千瓦,其中,南通道2018万千瓦,中通道1750万千瓦,北通道2550万千瓦。
  “十五”期间,国家批准了第二批西电东送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包括装机容量420万千瓦的广西红水河龙滩水电站和北通道火电项目。
西电东送南通道新增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其中,云、贵地区送电广东700万千瓦,三峡及华中地区送电广东300万千瓦,建成了800万千瓦电源项目和贵州至广东、三峡至广东等500千伏交、直流输电工程,其中,天广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双极建成投运,开创了中国大容量交直流输电系统混合运行的先河。
随着三峡水电站机组陆续投产,中通道新增向华东送电420万千瓦和广东送电300万千瓦,建成了三峡至华东及川电东送等输电工程,实现了川渝电网与华中电网交流联网。
北通道新增向京津唐和河北南网送电500万千瓦,其中,蒙西300万千瓦、山西200万千瓦,建成了蒙西至京津唐、山西至京津唐和山西至山东等500千伏交流线路。
  2007年底,贵州至广东第二回±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双极建成投运,标志着南方电网“六交四直”10条500千伏西电东送南部大通道的形成。
该工程是中国第一个直流输电自主化依托项目,系统研究、成套设计、主要设备制造等综合自主化率达到70%以上,标志着我国电力行业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
40余年来,西电东送让中国直流输电技术实现从零起步到完全掌握核心技术的跨越,攻克了特大电流下的绝缘特性、电磁环境、设备研制、试验技术等世界级难题。
今天,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经成为中国对外的一张名片,是世界上公认的领先技术。
昆柳龙直流工程则集目前最复杂、最前沿的电网技术于一体,建设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如果说以前的电力坐的是“绿皮火车”,现在已经坐上了“复兴号”。
李立浧院士也把乌东德工程带到了国际大电网会议上。
李立浧说:“我们在会上介绍了这个项目,引起了国际电工界不仅是关注,是惊讶,他们不停地给我们提问,我就不停的给他们解释我们是怎么做的。
”那么电视怎么远距离输送的呢?从发电站发出的电能,一般都要通过输电线路送到各个用电地方。
根据输送电能距离的远近,采用不同的高电压。
从我国现在的电力情况来看,送电距离在200~300公里时采用220千伏的电压输电;在100公里左右时采用110千伏;50公里左右采用35千伏;在15公里~20公里时采用10千伏,有的则用6600伏。
输电电压在110千伏以上的线路,称为超高压输电线路。
在远距离送电时,我国还有500千伏的超高压输电线路。
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呢?这要从输电线路上损耗的电功率谈起,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就会有一部分电能变为热能而损耗掉了。
高压输电能减少电功率的损耗,但从发电方面来看,发电机不能产生220千伏那样的高电压,因为发电机要产生那么高的电压,从它的用材,结构以及安全运行生产等方面都有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
从用电方面看,绝大多数的用电设备也不能在高电压下运行。
这就决定了从发电、输电到用电要用到一系列电力变压器来升高或降低电压。
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输电过程如图7-8所示,从发电站发出的交流电首先由变电所1中的输电变压器把电压升到220千伏,然后输送到远处的中心变电所2,在那里输电变压器把电压降为10千伏,送到下属各变电所,在变电所3由输电变压器再把电压降为35千伏。
然后输送给下一级变电所4,变电所4又用输电变压器把电压降为10千伏,再送至各用户的变电所5,最后将电压变为380伏/220伏,供给用电设备使用。
从大型水力发电站发出的电力,经过输电线路送到用户,中间要经过五次变换电压(一升、四降)。
对于中、小型电站来说,中间变换电压的次数就少一些,这要根据发电视发出的电压、输送线路的远近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南方冬天为什么老停电呢?因为南方冬天也总下雨的,不下雪。
如果是下的冻雨,掉在电线上就结成冰了。
冰结多了容易压断电线没法供电。
北方冬天基本不下雨,都是下雪,然后整个冬天雪都不怎么化的,风一吹雪就掉了下来。
.北方的电线有很多埋的地线,南方大多都是明线,容易受天气影响。
我们无时不刻的都在用电,如果没有电的话,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么样的?那我们怎么用爱发电呢?用爱发电也许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节约用电,可以更好地利用电能。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