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功能集一体、全国最先进的立体新能源公交场站将在两年后亮相龙华!据悉,作为今年首批集中开工的10个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之一,民治综合车场项目已于今年1月完成征地拆迁,正在进行清表、测量等前期准备工作,两年后将建成龙华区第一座可供公交车停放的新能源立体综合车场。
届时,龙华片区缺乏公交场站的历史欠账问题将得到缓解,大大提升龙华区公交场站管理水平和公交服务水平。
预计停放公交车58 8辆小汽车190辆日前,位于简上路的民治综合车场项目工地内,两台挖掘机正在进行清表、平整场地施工,开工前的清表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工地四周的裸露土地上包裹着绿色塑料网,有效避免扬尘,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据悉,民治综合车场项目位于龙华区民治街道,福龙路与简上路交叉口东南侧,规划建设地下2层、地上11层的立体建筑,占地面积19779 .8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6235 .18平方米。
该项目由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负责建设,总承包单位为深圳市深安企业有限公司,施工总工期2年,总投资5 .6188亿元。
建成后,预计可供停放公交车588辆,停放小汽车190辆,同时设置15个保养工位,227个充电桩,主要承担新能源公交车辆夜间停放、充电、保养等功能。
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征地拆迁工作已于1月3日完成,“新年开工以来,我们在人力、物力上做了充分准备,选派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组建项目部,各项施工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近期他们组织施工人员用两天时间完成了清表工作,与周围居民妥善协商后,将施工用地上栽种的荔枝树进行移植,为项目施工扫清障碍。
现在正在逐步安装水电、施工围挡,并已向规土委规划土地监察局申报施工临时用地作为搭建板房,为工程队进驻做好充分准备。
采用“建六停七”方式建设新能源立体综合车场另外,据介绍,民治综合车场将建成全国最先进的立体新能源公交场站。
土地集约使用,停车数量增加3倍,占地面积虽然不大,却能容纳大量公交车辆停放,是具有停车、充电、清洁、维修和智能调度管理五大功能的创新型项目。
同时,项目参照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进行技术创新,采用“建六停七”方式建设新能源立体综合车场,除了地面6层主要停车区域外,第7层也可以露天停放车辆。
“公交车进入停车场首先根据系统提示找到相应停放位置,然后驶入自动洗车系统完成车辆清洁,紧接着车辆被送去检测、维修和充电,在所有工作完成后,由调度系统根据公交车将离场的时间安排合适的车位停泊,这样可供公交车全自动清洁的停车场,在龙华区是第一座。
”项目负责人表示。
在这之前,不少公交车司机反映,因为场站缺乏,在完成一趟运营后,不少车辆到达终点站不能及时停放,有的被迫停在路边,还要再次转移到附近公交场站才能停放、充电,而在这个过程中,司机需要一直随车,非常耗时、辛苦。
而项目建成后,在这样一栋立体停车场内就能够完成公交车辆的清洁、维修和调度工作,大大减少了其中消耗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优先发展公交缓解龙华交通拥堵情况市民出行是重点关注之事。
据悉,2018年龙华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达55万人次,地铁日均客运量56万人次,出租车日均15万人次,有轨电车日均2 .47万人次,高峰期间公共交通分担率57%。
目前营运公交线路数量达到246条(含跨区线路),公交运力4661辆,其中需要在龙华区范围内停放的公交车辆达到1561台,优先发展公交是解决交通拥堵的举措。
目前,龙华区现有场站5 2个,面积37 .62万平方米,其中临时性公交场站38个,面积29 .35万平方米,占比78%;永久性场站15个,面积8 .27万平方米,占比仅22%。
临时性公交场站存在租约到期无法续租或土地监察部门查违,面临随时被“赶”的尴尬境地。
场站不足导致充电桩缺乏,龙华区公交车与充电桩配备比是1:6,距离标准要求的1:3充电桩配比缺口仍达621个,换算成充电桩使用场站面积缺口达7 .64万平方米,严重制约公交优先发展。
为了解决公交场站缺乏的难题,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协调解决场站用地,计划在今年开工建设民治及观澜大水坑两个综合公交场站,民治综合车场就是其中之一。
能有效缓解公交车辆停放和充电问题。
民治综合车场的588个公交泊位和227个充电桩将一定程度上减轻龙华公交停车、充电的压力,缓解龙华片区缺乏公交场站的历史欠账问题,大大提升龙华区公交场站管理和公交服务水平,为市民出行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公交服务。
采写:龙华通记者 何思敏通讯员 龙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