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海上风电需求激增 科思创数千万欧元再建两座上海工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力发电机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108
核心提示:德国材料制造商科思创7月8日在上海新建两座工厂,扩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PUD)和聚氨酯弹性体的生产能力。两座新工厂位于科思创上海的一体化基地,总投资达数千万欧元,将于未来两年内投入运营。这是上海疫情以来科思创宣布的首个新投资项目,两座工厂将满足全球市场对清洁能源行业更环保的高性能材料的需求。2008年科思创已经有一个项目投资了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据介绍,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用于生产环保的涂料和胶粘剂,覆盖汽车、建筑、家具、鞋类和包装等应用场景;聚氨酯弹性体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光伏以及物料输送等行业。科思创上海的

   

德国材料制造商科思创7月8日在上海新建两座工厂,扩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PUD)和聚氨酯弹性体的生产能力。
两座新工厂位于科思创上海的一体化基地,总投资达数千万欧元,将于未来两年内投入运营。
这是上海疫情以来科思创宣布的首个新投资项目,两座工厂将满足全球市场对清洁能源行业更环保的高性能材料的需求。
2008年科思创已经有一个项目投资了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据介绍,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用于生产环保的涂料和胶粘剂,覆盖汽车、建筑、家具、鞋类和包装等应用场景;聚氨酯弹性体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光伏以及物料输送等行业。
科思创上海的一体化基地也是该公司全球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
据科思创方面介绍,这些高性能材料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市场增速均高于GDP和下游产业的增速。
2021年,中国市场占科思创销售额的22%左右。
科思创中国区总裁雷焕丽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两座工厂的具体产能将会根据未来的市场需求来调整,上海基地在科思创集团2035年实现运营气候中性目标的进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自2001年以来,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累计投资已达36亿欧元。
目前,上海一体化基地已成为科思创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生产基地,拥有11座工厂。
2021年,科思创上海基地具备向客户大批量供应含部分可再生原料份额的原材料的能力。
科思创弹性体事业部亚太区总监陈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非常看好风电行业,特别在海上风电领域,使用弹性体的解决方案可以保护海底电缆,延长海底电缆的使用寿命,对于聚氨酯行业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领域,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性能,既有弹性也能很好的保护效果。
”科思创涂料与胶粘剂事业部大中华区副总裁李金旗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PUD和弹性体都可以用在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的叶片作为保护涂层材料,可以保证风机的叶片安装之后,长时间不用维护。
科思创的合作伙伴包括国内的金风科技、中材等。
全球风能理事会近期发布的《全球风能报告2022》显示,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21.1吉瓦,同比增长两倍,创历史最大增幅。
报告还显示,未来5年全球海上风电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8.3%,2022年至2026年累计新增装机量将超90吉瓦。
中国是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增海上风电并网容量16.9吉瓦,同比增长超过452.29%,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超过80%。
根据中信证券分析,海上风电成本下降和项目招标进度超预期,预计2022年起海上风电有望逐步实现平价,2023年起有望加速普遍平价和装机复苏,2022-2025年海风装机复合年均增长率或超30%。
今年5月,科思创发布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销售额同比增长41.6%至46.8亿欧元,净利润从由年同期的3.93亿欧元增至4.16亿欧元,均超过预期,但警告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并下调了2022年的全年盈利预期。
雷焕丽表示,科思创上海的一体化基地不仅服务于中国市场,也服务于包括亚太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在疫情期间,上海一体化基地的运营能力只有30%,整个供应链都受到了影响。
“我们仍在中国继续投资,但是投资的可预测性变得更加不确定。
”她说。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