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原来这才是储能核心赛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119
核心提示:7月23日,发改委、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明确定义了新型储能,即“除抽水蓄能外的新型电储能技术”。君临都能感受到锂电股们的激动心情。“这文件说的是我!是我啊!”没错,锂电股们似乎又迎来了新的故事。但读政府文件,不能光盯着语气词。比如“加快推动”、“促进建设“、“追赶跨越”这些定性描述。关键是要抓住定量描述。在这份《发展意见》设定的目标部分,是这样明确的:“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

   

7月23日,发改委、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这份文件,明确定义了新型储能,即“除抽水蓄能外的新型电储能技术”。
君临都能感受到锂电股们的激动心情。
“这文件说的是我!是我啊!”没错,锂电股们似乎又迎来了新的故事。
但读政府文件,不能光盯着语气词。
比如“加快推动”、“促进建设“、“追赶跨越”这些定性描述。
关键是要抓住定量描述。
在这份《发展意见》设定的目标部分,是这样明确的:“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
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3000万千瓦是什么概念?也就是30万台装备100度电池的蔚来汽车。
要知道,今年前8个月,宁德和比亚迪就装机400万千瓦。
而去年,我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4820万千瓦,风电新增7167万千瓦。
所以说,3000万千瓦对我国来说,不过是“踩踩水、洗洗脚”那种水平。
真正的储能大赛道在哪呢?来读下一份文件。
19月9日,能源局发布了《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
时隔两个月后的这份文件,最大的不同首先是标题。
在政府公文里:“意见”指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规划”就是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单了。
很显然,后者才是“实操”,纳入政府KPI,更值得投资者关注。
在目标制定方面,抽水蓄能相对于新型储能,详细的多,君临摘抄如下:“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1.2亿千瓦左右;到2035年,形成满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发展需求的,技术先进、管理优质、国际竞争力强 的抽水蓄能现代化产业,培育形成一批抽水蓄能大型骨干企业。
”实际上,这份正式文件设定的目标偏保守,也省略了很多内容。
在之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里,内容更详细。
征求意见稿里提出的目标,是2035年总规模达到3亿千瓦。
而且这些目标的一大半,会在未来五年落地。
“十四五”期间开工1.8亿千瓦,2025年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十五五”期间开工8000万千瓦,2030年投产总规模2亿千瓦;“十六五”期间开工4000万千瓦,2035年投产总规模3亿千瓦。
君临认为,征求意见稿的目标,可能才是政府真正的目标。
理由如下:第一、目标设定保守,描述语言模糊,意味着更大腾挪空间。
毕竟这是对外公开的文件,作茧自缚并非政府机构的行事原则。
第二、征求意见稿里,详细的罗列了重点实施项目,正式文件里面没有。
换言之,意味着项目实际上已完成了前期的选点规划等准备。
这还仅是重点项目,意味着还有“非重点”。
不得不说,我国适合建抽水蓄能的地方,可谓只多不少。
这抽水蓄能项目,越看越像房地产。
政府已搞了“三通一平”,把生地做成熟地,就等人来投资了。
部分重点项目明细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