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计划技术的起源 网络计划技术五十年代中期出现于美国,1958年美国海军部在制定北极星导弹计划时,为了科学组织和管理参加这项工程的11000个企业(分布于美国48个州),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结果使得北极星导弹的制造时间缩短了两年。
也就是说,因为采用了网络计划技术,美国比原计划提前两年时间拥有一枚可供使用的北极星导弹。
为此,美国国防部在1962年就规定,凡承包有关工程的单位都需要采用这种方法来安排计划。
美国政府也明确规定,凡与政府签定合同的企业,都必须采用网络计划技术,以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在美国建筑业普遍认为“没有一种管理技术象网络计划技术对建筑业产生那样大的影响”。
日本于1961年引进美国的网络计划技术,日本政府认为此项技术是最优方法,并规定全面采用。
日本专家认为“时间是金钱,网络是专利”。
原苏联在1970-1975年的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建筑业推行这一方法,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应用网络计划管理后可以缩短建设周期20%,降低工程成本10%,而编制网络计划所需用的费用仅为0.1%。
英国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法比较普遍,除建筑业外,工业方面应用的也很多,他们为各级企业管理人员(包括经理和总工程师在内)举办不同类型的短期培训班,使各级管理人员都能懂得或运用这种管理方法,以适应各层管理人员的需要。
原西德、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应用网络计划技术也卓有成效。
我国早在六十年代初期,华罗庚教授结合我国“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指导思想,将这种方法称为“统筹法”并组织了小分队深入重点工程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但是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推广网络计划技术只能靠人工计算画网络图,要普及十分困难。
90年代初,梦龙网络计划软件解决了这一难题,并迅速得以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梦龙网络计划历史殊荣列入全国星火计划优秀项目推广成果曾经获得全国施工优秀软件一等奖化工部优秀软件一等奖在现代化管理技术与计算机应用软件推广交流会上被入会代表无记名投票评为第一名;在安装协会计算机软件推广交流会上评为一等奖被中建总公司、北京建工集团、北京住总、中信国际合作公司等单位发文指定推广曾经应用梦龙网络计划的历史性重大工程世界上最大的水电项目三峡工程“神舟号”宇宙实验飞船的研制与发射秦山核电站亚洲最大的阳城火电厂,另外还有,蓟县电厂、深圳电厂、珠海电厂、三河电厂、杨柳青电厂、邯峰电厂、上安电厂、衡水电厂、西柏坡电厂等西安飞机制造厂另外还有海南加来机场、大连机场、宜昌机场、青岛胶洲机场奥运会工程、亚运会工程海外工程,如伊朗德黑兰地铁50周年的国庆阅兵陕京输气工程梦龙网络计划软件辉煌的历史让新接手的斑马进度团队压力倍增,为了不负众望,斑马团队每天日日夜夜与用户在一起,经过一轮轮的验证、修改、讨论、再验证再修改,现已更新至2020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