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新闻纵深|首座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设备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105
核心提示:首座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潮汐与光伏协调发电:绿色安全稳定新模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驰 文子玉一排排高出水面2.6米的太阳能光伏板鳞次栉比,不远处的潮汐发电站随着海浪的一涨一伏,源源不断地生产电能。5月30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浙江温岭100兆瓦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国内首座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开创了光伏与潮汐协调发电的新能源综合运用新模式。该项目以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为基础,在电站水库库区安装了总面积约2000亩光伏区,与潮汐发电形成互补。“在运行期20年

   

首座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潮汐与光伏协调发电:绿色安全稳定新模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驰 文子玉一排排高出水面2.6米的太阳能光伏板鳞次栉比,不远处的潮汐发电站随着海浪的一涨一伏,源源不断地生产电能。
5月30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浙江温岭100兆瓦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国内首座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开创了光伏与潮汐协调发电的新能源综合运用新模式。
该项目以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为基础,在电站水库库区安装了总面积约2000亩光伏区,与潮汐发电形成互补。
“在运行期20年内,可实现年平均发电1092小时,年平均发电量超1亿度,可满足约3万户城镇居民一年的家庭用电需求。
”龙源电力浙江公司项目部经理陈东升介绍,与同体量火电站相比,发电站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1654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84479吨。
(图为潮汐库区光伏板全貌 受访者供图)我国拥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适宜建造潮汐发电站,而潮汐发电受制于涨潮与落潮的时间,发电的间歇时间较长。
“将潮汐发电与光伏发电相结合,每日平均可发电时间从12小时延长至18小时。
”陈东升认为,这种新模式兼顾了电力供给的绿色清洁和安全稳定,有利于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在施工设计上,施工窗口期短、材料运输困难成为项目建设的一大难题。
和常规陆上作业不同,水上建设施工需结合潮汐涨落进行,只有蓄水达到一定深度时,施工船只才能行驶。
而潮光互补电站的光伏区蓄水深度仅为0.6至1米,无法满足运输需要。
对此,项目部对船只进行改造升级,最终实现了吃水0.5米即可施工作业。
同时,项目部精准分析研究潮汐曲线图,科学优化设计施工时间,将每日有效施工窗口期延长至10个小时。
在首批光伏组件并网发电后,项目后续施工在不影响潮汐发电的前提下,采用“边建设、边验收、边并网”的滚动施工方式。
“当库区水位上涨时施工建设,而水库需要泄水发电时,就暂停施工。
”陈东升举例说,前期通过与电网公司协调,利用2次停电的机会,将5条光伏集电线路分两次并网发电。
同时,对已并网线路的方阵,在安装管桩、支架、组件、桥架、电缆等设备的施工工序上优先安排,保证施工质效。
(图为太阳能板阵列 受访者供图)据介绍,由于库区场地有限,光伏发电所需的气体绝缘变电站(GIS)、开发柜等变电设备无法在水平面上全部铺开,项目部探索建设立体式新能源场站,将变电设备放置于集装箱式的预制舱内折叠搭放,减少了占地面积,拓展了利用空间。
“舱体采用微正压智能环控,实现恒温、恒湿、无尘,有效隔绝海边盐雾腐蚀、粉尘侵入,极大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陈东升说。
设备建成后,如何对后期运维情况进行精准检测?陈东升告诉记者,为做好设备运行实时监控,该项目采用了龙源电力自主开发的新能源生产数字化平台,实现故障智能预警、报表自动生成、电量精准对标等智能一体化管控,将项目所有高低压设备、光伏发电组件运行数据、场站和库区视频监控信号进行全量采集,还可以实现在浙江省杭州市的集中监控中心对设备进行远程监视和控制。
依托数字化平台大数据分析,应用专家预警、低效分析、阴影分析等智能预警模型,还可以开展光伏发电设备的健康监测远程诊断,提前发现设备潜在问题,预警准确率达85%以上,有力推动设备运维从被动检修向预知维护转变。
(图为数字化控制中心 受访者供图)为了确保项目顺利投产,龙源电力浙江公司纪委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监督检查,每季度派出纪检干部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开展驻点监督,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环节,回访相关供应商。
“通过组织项目部门签订‘廉洁工程’建设责任书和承诺书,在项目现场讲授廉洁从业党课、解读工程建设领域警示案例,开展廉洁谈话等方式,筑牢拒腐防变底线,推动项目廉洁高效实施。
”龙源电力浙江公司纪委有关负责人说。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