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盐、山东海阳相继完成核能供热工程,惠及百姓民生。
但有传言说,用核能供暖的暖气水都是有辐射的,事实情况是怎样的呢?撰文/张子立(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副研究员)编辑/赵天宇 刘昭新媒体编辑/吕冰心在碳减排、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核能供暖正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
据中核集团消息,我国南方地区首个核能供热项目——浙江海盐核能供热示范工程(一期)12月3日在浙江海盐正式投运,供暖面积达46万平方米,惠及近4000户居民。
到“十四五”末项目全部建成,能够满足海盐约400万平方米的供暖需求。
“核能供热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在项目投产仪式上表示,中核集团要打造好标杆项目,总结经验,共推核能供热良性发展;要利用好该工程,办好“暖核”科普活动,做好公众沟通,为核能供热营造良好环境。
无独有偶,11月9日,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万平方米项目在山东海阳投运,供暖面积覆盖海阳全城区,惠及20万居民,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核能供暖是解决能源与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数据显示,仅山东海阳一地,核能供暖以后,每年可以节约原煤近10万吨,减少18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数千吨氮硫化物气体的排放,尤其是在今年化石能源供给相对敏感的当下,显得更为引人关注。
但不少公众依然谈“核”色变,核供暖厂被质疑不安全,甚至有谣言说,用核能供暖的暖气水都是有辐射的。
事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核能供暖,会是解决煤炭短缺的好办法吗?▲2021年12月5日,浙江嘉兴海盐县核电新村小区、枫叶小区、核电南苑小区的居民家中迎来了集中供暖(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