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2020年风机产能之争:叶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119
核心提示:【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陆上风电抢装潮的终点,平价新时代的起点,2020年注定将是不平凡的一年。叶片是风电机组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也是风机获取更高风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在风电抢装背景下,2020年,风电机组的产能和交付很大程度上将受到叶片制约。争产能叶片模具、原材料限制生产数据统计,我国现已经拥有4000多个风电场,12万台风电机组,且年新增风机机组超1万台,每年叶片需求超1万套,未来风机叶片市场需求将更加迫切。“受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陆上风电抢装潮的终点,平价新时代的起点,2020年注定将是不平凡的一年。
叶片是风电机组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也是风机获取更高风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
在风电抢装背景下,2020年,风电机组的产能和交付很大程度上将受到叶片制约。
争产能叶片模具、原材料限制生产数据统计,我国现已经拥有4000多个风电场,12万台风电机组,且年新增风机机组超1万台,每年叶片需求超1万套,未来风机叶片市场需求将更加迫切。
“受风电抢装潮影响,叶片市场供不应求,公司曾出现过叶片生产厂无货可出局面。
”一位叶片厂家表示。
2020年,对于正在抢装风电行业来说,时间就是堪比“黄金”,项目能否及时并网关乎今后20年上网电价的高低,因此保证叶片产能和及时交付至关重要。
叶片产能已经成为风电行业聚焦的关注点,其直接影响项目的建设进度,据了解,“某风电项目在吊装过程中,由于叶片生产交付时间延迟,加之叶片运输过程耗时较长,在吊车、整机、塔筒已就位的情况下,吊装了近4个月之久,严重耽搁了项目建设进度。
”叶片的产能瓶颈很大程度上在于模具。
一套模具在生命周期内大概可以生产400-600片叶片,每支叶片的脱模时间平均在2天左右,即每套模具大概具备年产180片即60套叶片的能力。
但满负荷,长时间生产情况下,一套模具的寿命只有两三年。
加之叶片的技术迭代速度较快,很多模具的寿命还未结束,其所对应的叶片型号就没有市场需求,这时叶片厂商只能选择将模具报废。
据了解,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国内最大的叶片生产厂家已具备每年4000套兆瓦级叶片的产能,其他厂家预计年产能在2000套上下,但这产能仍不足以支撑风电抢装的发展。
该叶片厂家人员表示,为满足2020年的抢装需求,我们已经提前布局投入资金生产模具,预计在今年可以派上用场。
在原材料方面。
目前制造大中型风机叶片材料主要是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也有碳/玻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但由于碳纤维价格较高,工艺复杂,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夹层材料巴沙木等由于依赖进口,在价格和产量方面都对叶片产能有很大程度上的限制,笔者在文章《风电的战争丨2020年风机叶片原材料之争:巴沙木》中做了详细说明。
在风机叶片成本结构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近70%,其价格直接主导了叶片的价格,相关人士透露,随着玻璃纤维、巴沙木等材料价格上涨,风机叶片价格逐步被抬升,间接提高了风电机组价格。
目前,叶片价格在50元/ kg左右,风电机组价格涨至4200元/kW以上,预计2020年还会出现一定幅度上涨。
争市场叶片厂家面临新一轮洗牌叶片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行业,其具有客户单一,转型困难等特点,由于受市场供需影响较大, 一旦市场萎靡,将会对企业造成巨大打击。
回顾2015年,国内风电行业第一轮抢装,新增装机近30GW,风电企业百家争鸣,叶片厂家多达100余家。
抢装过后,行业规模持续收缩,叶片厂商市场空间缩小,洗牌不断,二线叶片厂家如南通东泰、美泽风电等相继停产,一线厂商如中材叶片也基本没有新增的产能。
一位业内人士预测,2020年抢装过后,风电行业将可能出现2到3年市场收缩,需求下滑现象,将会发生新一轮洗牌。
那么能在第一轮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的叶片厂家是否可以经得住第二轮洗牌的考验?不少企业已经做好了准备,长期合作、开拓新业务、拓展海外市场等等一系列手段各显神通。
当前,国内叶片厂家数目屈指可数,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中材科技、中复连众为代表的以原材料起家并进军叶片行业的企业;第二类是以时代新材、洛阳双瑞等,集团配套风电整机业务成立的叶片企业,当明阳智能、联合动力金风科技等等都有相应的自建叶片生产厂;第三类是LM、TPI等外资企业。
一位叶片厂商表示,“今年是行情最好的一年,公司的战略目标也将有所调整,我们会力争在2020年开拓新的市场,挖掘的新商业模式,来规避未来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2020年,不光只是风电机组的卖方市场,也是风机叶片的卖方市场。
某风电整机厂商透露,“不管是一线叶片厂家,还是二线叶片企业,叶片订单基本处于一个饱和状态,我们与叶片厂家签的采购协议也都属于一个‘波动价格’长期的合同,每年叶片价格会都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合理的波动。
”除国内市场,部分叶片厂家也随风电机组的出口走出国外,数据显示,截止目前,我国风电机组已累计出口到34个国家,累计出口量为3581MW,2018年,时代新材也曾向邻国印度一次性出口93套叶片。
争长度叶片发展呈现大型化趋势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增装机21GW,其中单机3MW及以上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超3GW,2019年占比将会进一步提升,风电机组大型化已经成为必然,对叶片长度也提了出新的挑战。
91米,国内已下线最长的风电叶片,其重31吨,由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合制而成,主要配套7MW等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使用。
107米,世界上最长的风电叶片,配套GE Haliade-X 12MW海上风电机组使用,目前已经实现吊装并成功发电。
这并不是叶片长度的终点,国内某风电整机商表示,“叶片长度一定程度上决定风电机组的发电水平及整机成本,未来五年,陆上风机的风轮直径将超过200米。
”一国际叶片厂家透露道,“公司正在设计研发180米长的风电叶片,便于应对未来风电市场的需求。
”叶片大型化的同时,叶片的成本、重量、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都是必须考虑在内的重要因素。
该叶片厂商表示,“开发商追求高发电量,整机商追求低成本,那么叶片厂家就要求做到既要实现大型化又要降低成本。
未来,风机需要的叶片是长度、重量、强度等各项指标性能参数优良的叶片,不能只单一看重其制造成本,需要从风机整个生命周期去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