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风言风语说说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115
核心提示:《风》:“一生东奔西跑/停下来/倒不是你了……”这是一位叫做宁明的飞行员写的微型诗,也许他比我们普通人更了解风。毕竟,他在高空的体验比我们丰富些。还有一首微型诗,《风》:“没有重量的风/能搬动很重的东西/却搬不动一缕纤细的阳光”,有感触吧?关于风,战国时的宋玉有一篇《风赋》,宋人欧阳修有一篇《秋声赋》,这是两位文学大家,不知道是因为他俩写了风而成为大家的,还是由于大家写的才风靡千古?总之,写的很美,我经常翻出来诵读,许多句子几乎能背下来。风,摸不着,看不到,只有它吹起来了,只有他动,方知它动。风起树摇,风

   

《风》:“一生东奔西跑/停下来/倒不是你了……”这是一位叫做宁明的飞行员写的微型诗,也许他比我们普通人更了解风。
毕竟,他在高空的体验比我们丰富些。
还有一首微型诗,《风》:“没有重量的风/能搬动很重的东西/却搬不动一缕纤细的阳光”,有感触吧?关于风,战国时的宋玉有一篇《风赋》,宋人欧阳修有一篇《秋声赋》,这是两位文学大家,不知道是因为他俩写了风而成为大家的,还是由于大家写的才风靡千古?总之,写的很美,我经常翻出来诵读,许多句子几乎能背下来。
风,摸不着,看不到,只有它吹起来了,只有他动,方知它动。
风起树摇,风吹草动。
就像我们那化工厂,按规定须设置风向标。
那是以防有毒有害介质泄漏时,按风标“向上风向”逃生的标示。
再比如我们小时候学过一首风力分级口诀:“一级轻烟随风偏,二级清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在古时候,人类认知还没达到分子量级、万物构成仅限于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的时候,风只能是挟裹着一切的秘密,包括它自己。
然而现在,关于风,一切大白于天下了。
因为我们学过了物理学与化学,了解了空气的构成,掌握了热对流现象,于是知道了风是空气的流动。
但是,它究竟是怎么逐渐长大成飓风、台风的,我这知识贫乏得有点单薄,抽空去百度一下吧。
风起萍末,止于林莽,说的是它源自某个极不起眼的细节,然后就吸纳入股“千川”万流,最后也许就成气候了,不可一世。
未必空无一物,并非空穴来风,它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一种含有氮、氧等多种分子的空气混合物。
有一种风,龙卷风,有人谓之曰:“风,疯了!”形象吧?风有时莫名其妙,感觉它企图造点声势,形成影响。
临海的人们,经常会遭遇台风施虐,那是它欺负到人类的头上来了。
但是毕竟不会一直就这么撒野放肆下去,跑着跑着,也就日渐“意志”消沉泛不起浪花了。
那是它不断地遭遇到阻力,触碰到风障。
比如为了抵挡沙尘暴和防治荒漠化,我国植树造林,人进沙退,硬是把毛乌素和库布其两大沙漠给消灭覆绿了。
说到此,我突然想起一个词:“吹风会”,那是某些情况,不打算给大伙儿说的很明白,但是不交代一下又不行,就采用一个叫做吹风会的折中形式,略微透露丁点儿信息,吹吹风。
有些信息,一定会对一些人心理产生很大震动,一定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想来这个词是很有意思的。
“耳边风”,则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比较亲近的人说的话,比较管用;第二层意思是,说过就过了,不当它一回事。
刚才,我顺便问了一下朋友关于带“风”的成语,他说有1000多条吧。
嚯,汉语真是博大精深呀!风是欺软怕硬的主儿。
一般的情况是藏头遮面,缩头爽(方言,往后退)脑,好像不咋着。
但若是得势了,那么,天地为之色变,万物因而生畏。
风驰电掣,说的是风速很大。
但是它有时候乐意绕着走,叫“旋风”。
若是心平气和了,它会自己凭空消失,就地坐化。
真有点禅味儿。
风言风语,原以为听过就没了,殊不知有时候它会烙印在一些人的脑海深处的,挥之不去,就会“吹”怀他的心情,他的肝肺。
绝不是大风底下说散话,没那么轻松。
比如,捕风捉影,说的是没影儿的事,却是没事找事,最后弄假成真了,倾听者因而心绪不宁,便生烦恼。
虽然风有诸多害处,但是,它也有许多益处,比如和煦的风,凉爽的风,清新的风,以及风在庄稼生产方面的作用。
有一个词语是“传风授粉”,没有了风,庄稼就会只长个儿不结果,那么,人们只有“吃风把屁”了。
小时候,我们看到农人们借风扬场(扬麦,把麦子与麦糠分离),后来使用上了电风扇扬场。
虽然现在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但是,空调的使用,让我们有了冬不冷、夏不热,寰球同此凉热的体验。
现在开始开发利用的风能发电,不知何时能够将飓风、台风那样的超能风也回收为我所用?也许那时候我们人类深感资源危机与环保压力,就能通过利用包含风能在内的这些绿色能源,彻底摆脱生存与发展困境。
说到此,我纳闷儿,风的汉字,是从繁体字“風”简化而来,不明白的是,里面的虫子从何而来?后来网上检索了一下:“风从凤从虫,凤亦音符。
此虫非一般的虫,而是指‘龙’,具有蜿蜒回旋如风之气势。
龙象有足之虫,为众鳞虫之长(首要),能兴云致雨。
龙动风起,称为‘龙卷风’;龙能吸水,称为‘龙吸水’。
龙是汉民族的图腾,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想不到,一个“风”字,竟然阴阳合体,龙凤呈祥!我脑子里突然闪现出一个问号——由于太空里没有空气,也就不会有风。
我在设想,我现在克服地球引力,造出一股风,冲出大气层进入太空,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因为除了相距以光年计的天体以及上帝对它的拦截,它简直就若一束激光,将纵穿宇宙,在浩瀚的太空里如入无人之境,根本没有任何阻滞。
它将所向无敌,行将不灭!——哪位大侠告诉我,是这么回事么?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