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某些人提出“永动机”为什么永远都不可能造出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137
核心提示:历史中的永动机骗局可谓层出不穷。在热力学体系建立之后,学界就认定了永动机相悖于热力学基本原理,从而将其从正统学术界中排除了。早在1775年,法国科学院便通过决议,宣布永不接受永动机。美国专利和商标局也严禁将专利证书授予永动机类。2017年虽然证明了时间晶体的存在,它的原子运动不用任何外界能量来维持,虽然复合“永动”的字面意思,但能量在加入额外的能量前不能被利用。而且时间晶体的熵不够高,晶体会散成粒子。 所谓的第一类永动机是希望以机械方式在不获取能量的前提下,系统持续地向外界输出能量。史上第一个永动机是十三

   

历史中的永动机骗局可谓层出不穷。
在热力学体系建立之后,学界就认定了永动机相悖于热力学基本原理,从而将其从正统学术界中排除了。
早在1775年,法国科学院便通过决议,宣布永不接受永动机。
美国专利和商标局也严禁将专利证书授予永动机类。
2017年虽然证明了时间晶体的存在,它的原子运动不用任何外界能量来维持,虽然复合“永动”的字面意思,但能量在加入额外的能量前不能被利用。
而且时间晶体的熵不够高,晶体会散成粒子。
所谓的第一类永动机是希望以机械方式在不获取能量的前提下,系统持续地向外界输出能量。
史上第一个永动机是十三世纪法国人亨内考推出的“魔轮”,它通过装在转轮上一系列可转动的悬臂而实现,向下方向的悬臂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落,力矩产生得不平衡驱动魔轮转动。
十五世纪的时候,达芬奇也曾设计过永动机。
1667年还曾有人将达芬奇的设想变成永动机,这是一个直径5米的机械结构,但也以失败而告终。
人们追求永动机的梦想仍前仆后继的继续着,包括利用浮力、水力等原理建造永动机。
1842年荷兰科学家迈尔提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1843年英国科学家詹姆斯·焦耳提出热力学第一定律。
这些理论也直接将凭空制造能量的第一类永动机判了死刑。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之一就是: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诞生后,世人意识到能量不会凭空产生。
于是有人希望从海洋、大气中吸收热能,变转换成能量。
1820年法国人卡诺设计了工作于两个人员之间的理想热机:卡诺热机。
这证明了热机的工作效率和两个热源的温差。
克劳修斯和开尔文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其指出不可能从单一人员吸收热量,并将之变成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1881年美国人约翰·加姆吉为美国海军设计了零发动机,这是利用海水的热量将液氨汽化,推动机械运转。
汽化后的液氨在没有低温热源存在的条件下无法重新液化,所以不能完成循环,这一装置也无法持续运行。
1820年法国工程师尼古拉·卡诺设计了两个热源之间的卡诺热机,这也从理论上证明热机的工作效率与两个热源的温差相关。
德国人鲁道夫·克劳修斯和英国人开尔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其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这一表述也将第二类永动机判了死刑。
永动机基本是各类骗子和异想天开人士的“乐土”。
1948年,前国民党第12兵团司令黄维在国共内战的徐蚌会战被俘后被送往战犯管理所接受思想改造。
1975年被释放后,他花费大量精力研制“东方红永动机”,但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