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3816 证券简称:中国广核 公告编号:2022-016一、重要提示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 不适用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 不适用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 否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2021年度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50,498,611,10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4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 不适用二、公司基本情况1、公司简介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本公司是中广核核能发电的唯一平台,主营业务为建设、运营及管理核电站,销售该等核电站所发电力,组织开发核电站的设计及科研工作。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公司管理25台在运核电机组和7台在建核电机组(其中包含本公司控股股东委托本公司管理的4台在建机组),装机容量分别为28,261兆瓦和8,299兆瓦,占全国在运及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的53.01%以及41.01%,在运及在建核电机组合计装机容量占全国核电总装机容量的49.71%。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电力。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1-12月全国核电运行情况》,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53台,全国商运核电机组上网电量为3,820.84亿千瓦时。
2021年,公司管理的核电站的总上网电量为2,011.51亿千瓦时,占全国核电机组上网电量的52.65%。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 否单位:万元(2)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单位:万元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 否4、股本及股东情况(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单位:股注: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所持股份包含中广核通过其一家全资子公司持有的H股股份。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 不适用(1)债券基本信息(2)债券最新跟踪评级及评级变化情况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5月27日出具了《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跟踪评级报告》,维持“07广核债”、 “19广核电力MTN002”、“20广核电力MTN001”和“21广核电力MTN001”的债项信用等级为AAA。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6月2日出具了《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确定本期中期票据的信用等级为AAA。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于2022年2月11日出具了《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确定本期中期票据的信用等级为AAA。
(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单位:万元三、重要事项1、行业概览自2021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均明确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2021年12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召开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发布2022年能源工作七大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推进具备可靠条件的核电项目核准建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研究部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时指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于2021年12月发布的《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路径研究》提出,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之一是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形成低碳主导的电力供应格局。
2022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指出,“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指出,核电运行稳定、可靠及换料周期长,可作为基荷电源大规模替代传统化石能源,通过与风、光、水等清洁能源协同发展,共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随着能源系统清洁化、低碳化转型进程的加快以及煤电的逐步退出,核电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选择。
根据中电联《2021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在运核电机组装机规模约为5,326万千瓦(不含台湾地区),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2%,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仍然很低。
我们认为,在国家继续秉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政策下,核电产业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核电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1月17日公布的资料,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近两年平均增长5.1%,我国经济持续恢复,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2021年,全国核电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7,802小时,同比增加352小时。
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