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为什么选择风电行业(风电亏损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网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128
核心提示:买在无人问津之处-风电专题先概括下当下市场,随着全国疫情的放开,国内资本市场开启了对经济复苏预期的提前反应,如消费、旅游、影院、地产等等。但对于新能源行业则呈现出被吸血的效应,整体上出现高切低的风格转换。如何理解当下的风格变化及对未来做出前瞻预判将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站在年末回顾整年的市场行情,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变量:一:美联储加息,导致了本币的快速贬值,加速了外资流出,其受影响程度较大的港股成为了重灾区,而随着美国通胀的缓解,加息预期转弱,港股见到了本轮甚至未来5-10年内的绝对底部。二:国内疫情,疫情上

   

买在无人问津之处-风电专题先概括下当下市场,随着全国疫情的放开,国内资本市场开启了对经济复苏预期的提前反应,如消费、旅游、影院、地产等等。
但对于新能源行业则呈现出被吸血的效应,整体上出现高切低的风格转换。
如何理解当下的风格变化及对未来做出前瞻预判将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站在年末回顾整年的市场行情,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变量:一:美联储加息,导致了本币的快速贬值,加速了外资流出,其受影响程度较大的港股成为了重灾区,而随着美国通胀的缓解,加息预期转弱,港股见到了本轮甚至未来5-10年内的绝对底部。
二:国内疫情,疫情上的反复及层层加码使得全球资本对国内经济复苏时点上难以判断,从而呈现出全年跟随疫情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而当下随着政策不断的优化与明朗,A股也呈现出强势的反转。
这里补充一点:为何我会说本轮的港股是未来5-10年的铁底呢,因为本轮的调整是在多个因素下形成的,疫情;海外战争;反垄断法;共同富裕;美联储加息等但其中最为核心的影响因子是加息,所以加息预期的好转,就优于A股开启了反转。
站在未来5-10年里还想如此之多的利空因子同时爆发是及其小的概率了。
而回到A股市场,其影响最深的因子是疫情的变化,所以我们会发现站在当下就不难看出4月上海疫情的好转,市场做出了反应,当下疫情的放开,将给我们带来更大反应引来真正的反转。
思考:为何4月的反弹手无新能源储能哭爹喊娘,11月的反弹手持新能源储能可以说寸步难行?答案其实也是类似的,疫情对新能源影响比较小,对受损行业影响较大,所以4月疫情只是好转而非放开的反弹自然是新能源且可以说是一枝独秀,不断地从各个行业虹吸资金。
当下放开预期时自然应当出现后者反应更加剧烈,而新能源从4月以来发生的虹吸效益也转化成了被吸血的对象。
站在当下正如标题所述,我认为吸血已经来到了末期,当下将进入一段建仓区域。
该结论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前提要明白市场反应的是预期二字,预期放开把受益的行业轮动一遍,随着各个省份open,各个事件兑现预期也再逐渐减弱。
那当下最大的预期将转移到经济复苏上,也就是说未来哪个行业最先开启了复苏从而带动GDP增长那么该行业将成为未来的主线。
这也就是下周经济会议需要关注的点。
那我们先试着推演一遍主要的几个行业的变化,组成经济增长的最为重要的三驾马车:消费;地产;投资先说下地产,在三支箭一一射出的背景下,呈现出托而不举,保证了供给端,而对需求端仍坚持着房住不炒主旋律,也就是说如果需求端被刺激了,那么地产将有一波不错的行情,这也是周五市场当有人传出刺激需求后,市场做出了提前反应,反之需求端没政策改善时将难以形成大势。
再说消费,疫情三年后的今天居民消费降级是比较明显的,这点从储蓄率上就能看出,居民手上钱更多的意愿是存储以防止下一次的危机。
先不说刺激不刺激,效果也可想而知正如福耀玻璃的大boss说的一样,目前中国14亿人口能真正被刺激消费的也就是那1亿人而已。
但我觉得消费刺激还是会刺激的,但效果不理想而已,更多的居民意愿在于疫情放开后更好的去赚钱,而不是更好的去花钱。
最后说说投资,这里举个例子1998年,为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的决策,从而大举建设国内高速公路。
1998年我们国内几乎是没有过多的高速的需求的,但如今来看这个前瞻的建设是及其有眼光的具有其重大意义。
那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我们政策投资是超前的,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所以新基建的建设是不会缺席的一部分。
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新能源的建设只会提前而不会停止,行情只是休整而非终止。
另一个角度:从交易层面分析下新能源上图不难看出新能源板块的交易拥挤程度在经历了5月的长久消化下,得到了很好的下降。
理轮上该板块已经来到了较为冰点的位置,随时具备着起势的可能性。
之前在群里和大家互动,搜集大家关注的行业,然后帮助梳理行业逻辑及机会,但发现大家关注的行业各有不同,所以只能一个个来了,本周我挑选的是风电行业。
风电行业价投圈过去讲过几次了,一方面是因为隔得时间较长了,我们再来梳理一下行业最近的情况,风电行业涉及企业不少,本身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是行业景气度自2020年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似乎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风起云涌——聚焦海上风电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大会一致通过《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倡议》提出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到“十四五”末将超过100GW,“十五五”末将超过300GW,并预计到2022年底,国内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约30GW,以此计算2023-2025期间国内海风新增装机量将超过70GW,年均可达23.3GW。
按2022年国内海风装机5~6GW,到2025年满足累计装机100GW,国内2022-2025海上风电CAGR可达90.7%。
总投入按1GW对应100亿估算,“十四五”后期23-25年期间,中国海上风电市场规模将超7000亿。
这里补充个知识点,早期风电会经历核准、招标和装机三个过程,22年5月能源局取消了风电的核准,改为备案制,风电只剩下招标和装机,招标对应风电的订单,装机对应风电的收入。
2022年风电招标量超预期,根据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1月,2022年风电累计招标量已经达到了97.38GW,全年累计招标量有望超100GW。
按照招标量以往年内与下年3:7的装机比例,其中有70%招标的风机将于2023年交付与并网,2023年将是风机交付与并网的大年。
今年1-11月海风招标规模约21.67GW,相比于前两年招标规模显著增长。
预计在今年招标规模高增长的基础上,明年海风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2GW以上,相比今年实现翻倍以上的高增长。
思考:风电退补的第一年里,为什么招标会出现持续的放量?答案:一定是项目更容易赚钱了,所以才更加愿意去招标安装。
本质是由于海上风电的大型化,持续的降本,使其IRR超过了20%,所以招标不断超出市场预期,市场自发形成,平价海风时代即将来临。
平价时代将带来需求的爆发这一逻辑在20年光伏上曾淋漓尽致的表现过,这里就不做概述了。
海上风电的关键要素——抗通缩随着大型化的不断降本,风电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将面临着产品价格下降风险,从而降低整体成本。
那么产品的抗通缩属性将成为行业的胜负手。
其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海缆的长度得到了增加,价值量得到增加。
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其塔筒的深度得到了增加,塔筒用量得到增加。
随着风机大型化主轴轴承的价值量得到了增加等等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近几年在“碳中和”发展背景下,可再生能源迎来了发展契机,其中风力发电便是最为重要的新能源之一,包括陆上发电和海上发电。
一方面是需求驱动,另一方面便是政策驱动,2019年风电平价发电政策发布,并要求发电机组在2020年-2021年之前并网,使得风电装机量快速增长。
比较明显的便是2020年以来的“抢装潮”,风电企业业绩也因此在2020年、2021年获得爆发。
但从今年装机量数据来看,风电装机量不足给风电行业带来一定挑战,主要原因在于:1)疫情影响风电施工和交付,叶片等零部件对运输条件要求严格,而疫情对交通影响较大;2)缺乏关键原材料,如位于上海的叶片胶黏剂的主要供应商康达新材受疫情影响而停工停产,导致下游产业链开工受限;3)从去年开始风电市场新增订单有向东北、西北地区转移的趋势,但北方地区冬季受到气候限制施工困难。
那么未来风电行业的成长空间以及成长性如何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从目前机构预测数据来看,风电装机量有望持续增长,尤其是今年到明年还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
截至2022年三季度,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19.24GW,虽然受一些不可抗因素不温不火,但招标情况却令人期待,前三季度风电招标规模达66.7GW,今年全年陆风招标规模预计在70-80GW,同比增长37%-57%,而海风招标规模预计在25-30GW,同比增长800%-900%。
风电招标规模反映了下游较高的需求景气度,从而给风电装机增长提供支撑,但也要注意中长期赛道成长性或将减弱。
行业产业链梳理,重点关注轴承、海缆、主轴、风电机组风电产业上游、中游、下游分别对应着风电装机、风电运营和电网用户;其中风电装机和风电运营是我们投资的目标,其中风电装机又可以分为零部件和整机,零部件则包括塔筒、风电机组(包括叶片、铸件、主轴、轴承、发电机等)、桩基、陆/海缆等。
根据行业需求和通过各细分领域盈利性、成长性等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尤为关注轴承、海缆、主轴、风电机组等行业机会。
首先是轴承,面临着国产替代机会。
风电产业链的国产化率实际上都比较高,主要是因为生产环节的大部分成本主要来自钢铁等大宗原料,比如塔筒的国产化率达到了100%、铸件80%、叶片75%等,但轴承环节目前国产化率还有提升空间,像偏航轴承和主轴轴承分别只有50%和30%的国产化率,从而有望维持高于行业的增长。
轴承上市公司包括新强联和长盛轴承。
其次是海缆,将受益于海风发电的高成长性。
由已知,海风发电未来的成长性会相对强于陆风,且目前风机大型化及离岸远海化正驱动海缆向高压化和直流化发展。
中天科技和东方电缆是海缆领域的龙头,二者各占35%的市场份额,在风电行业维持了最好的市场竞争格局。
与此同时,海缆在风电产业链维持了最高的毛利率44%,高于金雷股份(主轴)的40%、新强联(轴承)的30%、中材科技(叶片)的30%、日月股份(铸件)的25%、天顺风能(塔筒)的20%、明阳智能(整机)的20%。
东方电缆、中天科技毛利率整体较低,是因为有海缆业务之外的业务;除此之外主轴因为高毛利率、出口占比大也值得关注。
因为风电本身具有的安装属性,风电产业链出口业务并不高,但铸锻环节由于生产过程的高能耗以及较高的人工成本,使国内企业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像主轴生产企业金雷股份、通裕重工等均维持了较高的海外占比,为目前风电产业链中出海比例最高的环节。
主轴企业面临了较大市场空间。
最后,还需要说的是,风电行业毛利率有所承压,但风电整机盈利韧性较大,凸显出较高的产业链地位。
2021年至今,风电行业尤其是零部件行业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受到钢铁等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平价过渡压力,一直到今年二季度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才呈现出逐渐平衡的趋势,同时,陆风发电迎来平价新周期、海风发电平价项目正式启动。
风电代表企业介绍以下企业主要是前面我们提到的几个领域的龙头,不构成深度解读,仅供参考。
1、中天科技中天科技是国内光电缆品种最齐全的企业,主营光纤通信和电力传输。
其主要产品包括光通信及网络、电力传输、海洋系列、新能源、铜产品、商品贸易。
其中海缆便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2021年海洋系列产品收入94.19亿元,企业产品布局全球。
虽然经历过2021年海风抢装潮,2022年为海风平价过渡期,海缆订单招标、开工及确认节奏放缓,公司短期海洋业绩承压,但中长期海缆业务收入仍有望恢复高增长。
除此之外,因为其他业务,光缆行业迎来景气上行周期,中天科技净利润暴增,使得企业估值快速回落,但不改业绩支撑逻辑。
2、金雷股份金雷股份为主轴业务生产企业,截至2021年,企业风电主轴业务收入为15.08亿元,为公司主营业务。
受益于行业需求,金雷股份近几年维持了业绩的高增长,但自去年至今,受到了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企业议价力不足,无法转移成本,从而影响了业绩。
但未来随着原材料成本下降、国内外装机需求增长,企业或还会迎来上涨机会。
3、新强联新强联是轴承环节生产企业,同样受到一定的成本压力,但其中最主要的是新强联为了快速实现国产替代进行的降价策略,短期业绩受到一定扰动。
但未来企业成长空间仍然很大。
4、明阳智能明阳智能是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公司具备叶片、变频器、变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各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同时推进供应链垂直一体化,可向供应商输出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整合其生产能力深度绑定或自我配套生产能力。
所以对于明阳智能来说,虽然其毛利率不高,但有着较高的资金壁垒,属于重资产企业,同时对下游议价力更高。
目前来看,明阳智能业绩同样受到了价格和成本压力,预计明年起公司盈利水平有望改善,同时收入也将受益于需求增长有所恢复。
总结一下总的来看,通过对风电行业的梳理,我们认为风电行业中长期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虽然短期受到多种因素的扰动,但后期恢复性增长以及海风发电高增长仍然值得期待。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风电行业整体将逐渐面临成长性减弱、以及较高盈利压力,在选择个股时可能需要寻找确定性更高的赛道,比如我们文章中提到的几个领域,个股投资则需要把握较高的安全边际我会在 公众号:海涵财经 每天更新最新的医疗新基建、一体化压铸、 汽车智能化,激光雷达,HUD,车规芯片,空气悬挂、L3级智能驾驶、PET铜箔,纳电池,800V高压,光伏HJT、TOPCON、钙钛矿、光伏XBC、BIPV、IGBT芯片、碳化硅SIC、CTP/CTC/CTB电池、4680电池、工业母机、海风柔直高压、新能源车高压快充、高镍三元、碳纤维、PET铝箔、PET铜箔、空气源热泵、新材料、中药创新药、中药配方颗粒、乡村振兴、锂矿、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抗原检测等最新题材热点挖掘,未来属于高预期差的结构性市场,把握核心赛道以及个股的内在价值逻辑预期差才是根本所在。
— END —先赞后看,养成习惯免责声明:图片、数据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