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加强生物多样性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的意义(生命教育常态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设备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110
核心提示:23.生物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其中,生命观念对认识生命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是科学自然观和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引领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主要培养的四大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共同要求,而生命观念则是独具生物学科特点的要素,是本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的标志和关键。新课标中这样描述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是从生

   

23.生物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其中,生命观念对认识生命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是科学自然观和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
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引领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主要培养的四大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共同要求,而生命观念则是独具生物学科特点的要素,是本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的标志和关键。
新课标中这样描述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是从生物学视角,对生命的物质和结构基础、生命活动的过程和规律、生物界的组成和发展变化、生物与环境关系等方面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是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的提炼和升华,是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现象、分析和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思想方法。
生命观念主要包括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生态观等。
”生命观念可以被学习者用于科学地认识和解释生命世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是生物学课程中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成果。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属于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中的重要学习内容,主要侧重物种的多样性,该主题与“进化观”“适应观”“生态观”关系密切。
对于不熟悉生物学的学生来说,可能并不了解这些观念的内涵是什么。
为了便于教师开展教学,新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对“生物的多样性”有关的生命观念内涵做了明确、具体的陈述。
例如:概念2 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2.4 我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概念3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3.2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概念8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来自共同祖先,是长期进化的结果8.2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这些生物学概念体系,包含了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3个层次,在本质上都是生物学观点。
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超越大概念的,如“进化观”“适应观”“生态观”等则是学科大概念。
三级概念体系是对教学内容、学生预期表现或教学结果的具体说明。
新课标中的每一个生物学概念都是用一个阐述生物学观点的陈述句来表述的,这种对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教学就是在给学生传递生命观念。
课程目标明确提出,要“能够应用生命观念探讨和解释生命现象及规律,认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识生物界的发展变化,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初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生态文明观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立志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这些课程目标的达成,是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标志性成果,是生物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的要义,是生物学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实现,要以学科大概念作为课程内容结构单位和教学单元组织形态,设计具有真实性、复杂性、挑战性的情境,明确情境中学生要学习解决的问题和任务,让他们经历探究实践、逻辑思维、迁移应用,创造性、多元化地表达学习成果和观点,进而学会理解世界、解决问题。
例如,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成就,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与生态环境改善的资料,长江禁渔、中国沿海定期禁渔与资源保护政策等素材,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料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思考这些政策措施为什么能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帮助学生生态观的形成。
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实现,要基于生物学学科,用大项目、大任务和驱动性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学科与人际的联系和拓展,通过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形成生命观念,建立态度责任。
例如,在有关生物多样性主题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生态破坏的资料,调查人类活动破坏或改善生态环境的案例,模拟召开“生物圈国际保护”研讨会等,通过自主探究实验、自主调查交流、项目化学习等方式,运用系统和整体的思维方式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生物多样性对人与自然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确立生态文明观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作者系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教研网总编)《中国教师报》2023年01月18日第11版 作者:朱立祥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