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扶贫是我国的重要政策之一。
很多人都不理解:太阳能怎么帮助穷人脱贫?科普一下:光伏扶贫,指利用光伏发电清洁环保、技术可靠、形式灵活、收益稳定等特点,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提供20年以上稳定收益的扶贫新模式,是产业扶贫的一种方式。
光伏扶贫的对象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向老弱病残贫困人口倾斜。
简单来说,扶贫共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屋顶或院落空地建光伏发电系统,收益归贫困户。
二、村级小电站:利用一些闲置空地(荒山荒坡等),建造小发电站,收益惠及村民。
三、集中并网扶贫电站:利用闲置土地建设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收益由政府和贫困户分摊。
很多人也很好奇,这样建了光伏电站,到底有多少经济效益呢?按照贫困户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5千瓦计算,占地约40平米(一般布局在屋顶或贫困户院内),造价约3万元。
例如,按照2017年我省0.85元/千瓦时光伏标杆电价,年收入(含电费和补贴)约4250元。
按照村级小电站300千瓦计算,占地约10亩(一般是村庄周边的废弃地、坑塘水面),造价约200万元。
例如,按照2017年我省0.85元/千瓦时光伏标杆电价,年收入(含电费和补贴)约26万元。
按规模较大的集中并网光伏电站计算,1万千瓦占地300亩左右(考虑升压站、检修道路等),造价约6000万元。
按照2017年省0.85元/千瓦时光伏标杆电价,年收入(含电费和补贴)约850万元。
看了上面的数据,小孚君感叹:国家真是用各种智慧和科技帮助困难户呀!从2012年底到2017年底,五年累计减贫6600万人以上,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创造了减贫史上最好成绩。
而这些减贫人口中,受益于光伏扶贫的非常非常多!光伏扶贫背后,是中国各地结合自己的优势资源,发展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的崭新尝试。
这种直接为贫困人口创造机会来减贫的方式,增加了不能利用市场带来机会的贫困人口脱贫的机会和概率,扩大了扶贫的边界。
根据资料显示:国家到2020年前,将重点在前期开展试点的、光照条件较好的16个省份的471个县的约3.5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以整村推进的方式,保障200万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包括残疾人)每年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小孚君说一句土土的话: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新能源扶贫。
我们是国孚电力,智慧能源微网解决方案专家。
关注电力,关心国家,与您分享有趣的电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