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各大主机厂也是全力“押宝”。
这其中,尤以中国品牌最为积极。
随着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进行进展,包括纯电以及插电混动技术(包括增程式),已经成为国内车企研发的重要方向。
作为传统车企大厂,长安汽车也不例外。
日前,长安汽车于2023全球伙伴大会上特别发布了智电iDD电混技术。
该技术凭借更好的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以及长续航优势,有望解决当前新能源术的用车痛点等问题。
同时,长安汽车还首次对外发布新序列OX未来规划,并制定了未来几年市场远景规划。
即“到2025年,力争实现集团销售400万辆。
其中,长安品牌销售300万辆,新能源销售占比35%,海外销售占比15%;到2030年,力争实现集团销售5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售400万辆,新能源销售占比60%以上,海外销售占比30%。
”大目标制定了,长安汽车有能力实现吗?截至目前,长安汽车旗下拥有长安、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全面涵盖低、中、高三段市场。
与此同时,长安所掌握的三大新能源动力技术,四大新能源、智能化平台架构等,目前仍持续投入研发中。
着力实现品牌的技术突破、战略突破、海外突破以及生态突破等多个维度。
全力推进由规模增长向规模+利润+市值三驱动转变。
面对2023年,长安汽车立愿启航。
全年总体目标包括产销突破280万辆,确保规模增长高于行业10%以上,长安品牌乘用车销量目标100万辆,深蓝品牌实现40万辆交付任务,而阿维塔则力求向10万辆冲刺。
此外,今年也将是长安汽车的产品大年。
开年后,深蓝S7、C236、览拓者EV、阿维塔E12等重磅产品将陆续投放。
而此前规划的一系列全新产品,如C928、C857、D857、C318、C390、B390、CD701、CD570、C916、E15、E16等新车,也将陆续与消费者见面。
我们都知道,产品的核心是技术。
历经6年的研发和沉淀后,长安汽车此次发布的智电iDD技术,通过对动力电池、发动机、电控系统等方面的技术革新,凭借AI智慧节能以及衡温智慧安全系统为核心,实现了“智电经济”和“智电安全”两大价值体系的全面升级,为消费者的品质出行进一步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搭载智电iDD技术的长安UNI-V智电iDD、全新UNI-K智电iDD以及第三代长安CS75 PLUS智电iDD三款车型也正式亮相,并将于今年2月份举办的智电之夜音乐派对上进行全球预售。
那么,长安智电iDD在技术上又有哪些优势呢?在该技术中,AI智慧节能系统可以看作是车辆的大脑,拥有多核并行运算架构、A-ECMS能量管理算法、全动力域OTA、动力属性自定义等多项自主研发技术。
它可以通过算法让发动机、变速箱和电机始终在高效的工作区间运行,并对道路情况和环境进行识别,实时调节供电策略,提升续航能力。
不得不说的是,长安智电iDD混动专用发动机依旧基于长安NE发动机平台,但取消了前端了附件,从而让发动机全面专注于驱动车辆,从而进一步降低油耗。
从长安官方的数据显示来看,搭载长安智电iDD技术的车型,在满油满电的情况下,综合最高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200km,WLTC百公里综合油耗降至1.46L,平均每公里不到0.2元。
同时,车辆配备的超30kWh大容量电池可以保证150km纯电续航里程。
,并支持交直流双快充能力,最快30分钟即可完成充电,甚至对外放电功率可达3.3kW。
接下来,我们来看衡温智慧安全系统,即BMS电池管理系统。
顾名思义,该系统主要针对电池安全,力求防患于未“燃”。
它通过IP68级防水技术、毫秒级电池监控系统、全温域电池温控系统以及多元“热安全”保护系统等四大智慧管理策略,保障消费者用车安全。
其中,IP68级防水技术是当前防水防尘等级标准的最高级别;而毫秒级电池监控系统可以实现电池24小时全天候监控,并支持远程OTA升级。
全温域电池温控可以在零下35℃-55℃的区间内,保证电池温度的稳定性。
还有多元“热安全”保护系统,具备每分钟3000升瞬态泄压、可承受1000兆帕压力,实现10毫秒瞬时断电保护等硬核技术,最大限度降低因电池热失控所带来的风险。
在智电iDD技术之外,还有智电iDD混动专用变速箱,其同样拥有高压液压系统、电子双泵、S-winding绕组技术以及集成式三离合器等四项核心技术,最高传递效率可达97%以上。
它与智电iDD技术相结合,可谓是如虎添翼。
可以说,长安汽车智电iDD混动技术目前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其焕然一新的“满电姿态”必将博得国内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为混动领域再添新的出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