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目前我国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节能风电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88
核心提示:中国网财经1月11日讯 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四川省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其中明确,到2025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基本建成。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8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9%左右。《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目标:锚定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按照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进行部署安排。到2025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基本建成。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8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9%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中国网财经1月11日讯 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四川省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其中明确,到2025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基本建成。
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8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9%左右。
《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目标:锚定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按照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进行部署安排。
到2025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基本建成。
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8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9%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41.5%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达到19%,煤炭消费比重持续降低,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能源低碳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进一步巩固。
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68亿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3.5%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达到21%,煤炭消费比重进一步降低,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5%,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能源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达峰。
《实施方案》指出,要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
全面开发水电。
统筹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强化规划引导和科学论证,重点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水电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其他流域大中型水电建设。
加快推进金沙江叶巴滩、雅砻江卡拉、大渡河双江口等水电站建设,核准开工金沙江旭龙、雅砻江牙根二级、大渡河丹巴等水电站,配套推进送出线路规划建设。
大力发展新能源。
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开发。
重点推动凉山州风电基地和“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支持基地规划范围外具备条件的县(市、区)有序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
推进非化石能源非电利用。
因地制宜推进地热能、空气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等规模化应用,到2025年,力争累计新增地热能、空气热能应用面积2000万平方米。
探索非粮生物天然气和液体燃料替代化石能源路径。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适度超前规划建设电网通道,加快推进川渝特高压交流目标网架建设。
以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为重点,推动水风光一体化送出工程建设应用。
《实施方案》明确,要大力推进能源产业链碳减排。
加强能源企业碳足迹监测。
依据国家能源分行业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标准和碳排放计量体系,开展能源企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监测评价管理,建立碳排放台账。
做好已纳入国家甲烷排放监测的油气田试点工作,推动一批燃煤电厂纳入国家碳监测评估试点。
加强能源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行、退役的全过程碳管理。
推动重点产业领域节能降碳。
优化能源生产工艺流程,推广应用安全节能技术和设备。
稳妥有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整治和规范企业自备电厂运行。
推进煤电机组技术革新,开展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
支持炼化企业实施绿色、低碳、清洁化技术改造;支持油气勘探开发企业通过清洁替代、技术设备升级、零散气回收、CCUS等方式减少生产过程碳排放;加快能源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到,要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强化煤炭矿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洁净煤技术应用,积极发展高效洗煤、配煤和型煤综合利用技术。
开展煤炭矿区和油气田生态环境治理。
合理利用采煤沉陷区、关闭退出煤矿、露天矿排土场等发展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发展。
(责任编辑:张紫祎)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