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剑波这儿是陈仓,严寒迫近,老天爷一改往日晴美温和的脸色,天地间一片凝重肃杀的铅灰色;冷风打着旋,在耳边尖利地吹着口哨,把地上的浮土卷起一圈圈小小的龙卷风。
对于18号子阵的宝热援建职工来说,每安装一片光伏板,他们就距离全容量并网更近了一步;而对于远道而来的施工人员来说,每安装一块光伏板,他们就等于把一张钞票装进了口袋。
相比而言,两拨人的价值观有着小小的差异,但目标是一致的,抵住寒冷,以最快的速度让这些山梁换上新妆,手脚放麻利,谁都别磨叽。
工地上的严冬大雪时节,项目所在的黄梅山近处那些山梁,前几日还是光秃秃的,现在都装上了亮闪的深蓝色的光伏板。
转过几道山梁,在6号子阵的山坡下方的山坳里,一台小型挖掘机正在陡峭山坡上挖掘一条“之”字形山道,这一处坡度达到60度,挖掘机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山坡上方,安装好的柔性支架发出一片耀眼的银光;10号子阵的支架也已安装完成。
这些支架是光伏组件的骨架。
安装支架的难点在于很多檩条(横向的支架)、斜向的支架之间的螺丝孔对不上,这是因为山坡上地形复杂,前期的打孔浇注桩基难免有误差。
很多支架的安装中,工作人员先要用手电钻重新打眼,上紧螺丝,保证光伏板的稳固牢靠。
项目主要负责人宗乐说:“由于工地分布面广,每天都要提前到各个山头检查人员到位情况。
这几天人员已经由原来的300人增加到440多人;但由于天气寒冷,加上有些子阵材料供应不足,外委安装人员的积极性并不高。
”他心急火燎地拨通了10号子阵负责人的电话:“今天组件已经到位,请尽快派人上来。
”在5号子阵陡峭的山坡上,杨凌党支部书记张军胜带领着姬博伦、张凯、李新亚等5人已经连续作战半个月。
共安装完成25组支架。
张军胜说:“这一处山地坡度超过了45度,非常容易滑倒;加上天气寒冷,人员四肢容易冻麻,在工作中首先要保证人员安全;其次还要保证安装质量,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尽善尽美。
”此刻,他正与张凯联手安装一根斜撑,由于配件过长,张军胜正握紧配件,张凯用手动切割机把多余部分截掉。
在12号子阵上,来自山东丰安的26人施工队分为5个小组,正进行光伏板的安装。
由于人手足,物料齐备,这个队伍每天大约能保证20组光伏板的安装进度。
在每个子阵旁,电缆沟道已经挖好,电缆已经准备就绪;部分子阵的箱式变压器已经安装完成,有些子阵基座已经浇筑完毕;与此同时,多处集电线路塔、变电站场平、综合楼尾期工程都在紧张施工中。
簸箕庄的温暖簸箕庄是距离变电站最远的一个工地。
在“之”字形的山道上,司机郑红格驾驶着一辆商务车来回调转方向,15公里的山路走了半个多小时。
这里的地形正面横一道山梁,山梁两侧各一道纵向的山梁,三道山梁间是一片谷地,是真正的“簸箕形”,很形象的地名。
正面山梁是主要的采光面,24号至28号5个子阵分布在这一带。
在24号子阵的山梁上部,来自山东丰安公司的负责人姜理想说:“现在正值隆冬,且临近年关,人员去留很难保证。
今天出工的11人分成两个小组,每天大约能完成6组。
截至目前,24号子阵已完成50多组安装。
”在这道山梁的下半部分,来自宝鸡博通工程安装有限公司的16名务工者也在天寒地冻里展开支架安装。
负责人王天保说:“我们3天前刚上山,对安装工艺还不熟练,前三天人员都在适应过程中,因此进度很慢,每天只能完成8组光伏板的安装,后面随着业务的熟练,进度会加快一些。
”当问及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时,王天保说:“这些员工都来自全国各地,有四川的、由甘肃的,还有本地的,个别边远地区的人特别能吃苦。
大唐宝鸡热电厂对远道而来的施工人员非常关心,为每支队伍免费配备了军用帐篷,尤其让人感到贴心的是,企业给每位施工人员都赠送了一双既防滑又暖和的山地施工专用棉鞋。
”18号子阵的兄弟们12月15日午餐时分,笔者赶到远在张丫壑的18号子阵,见到了坚守在这里一个月的熟悉面孔。
里面有副总工程师李之栋,汽机专家李建军,电气专工高振平,有尘满面、鬓如霜的老职工丁润成、刘作强、孙彦龙、王水成;有年富力强的中年干将白洋、孙国平、刘伟;更有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侯晓辉、赵得江、惠煜、张鹏宇。
同时,又看到第二批上山增援的新面孔,里面有检修公司安全专工李元杰、锅炉班老职工范文军,有汽机班老职工任建利,有青工谢军、孙超、李羲之。
12:15,丁润成、刘作强、孙国平还在用电动扳手紧最后一枚螺丝;高振平、赵得江、张鹏宇还在把一块光伏板吃力地抬上支架;侯晓辉正趴在地上在为移动电源盘换保险。
半山腰一声吆喝:“开饭了!”人们才陆续离开工地,向半山腰的“之”字路面上走。
从高处看这个工地的午餐场景是非常动人的,人们在崖畔边、山跟下坐成了长长的两排,展现出一幅独特的工地野餐风景线,有少数几个站着的。
超负荷的体力付出让劳动者吃得分外香、分外有豪侠之气。
副总李之栋说:“除过有少数职工身体不适外,大多数职工一直坚守在这里,目前这个工作面有33人;他们餐风宿露,日复一日为着宝热的新能源发展默默付出着。
一个月来,他们已完成104组光伏板的安装;起初因为工艺不熟悉,进度较慢;现在每天能装14到15组,预计18号子阵最多还需5天就可完工。
”援建队伍每天7:00起床,7:30分用早餐;8:00从山下的北湾村出发,中午半个小时的用餐加休息时间,到晚上18:00收工,每天工作在9小时以上。
宿舍设在北湾村村委会大院的30多平方三间房里,里面密密麻麻摆满了双层架子床,每间房20多个床位。
集体住宿带来诸多不便,人员中有打呼噜的,有起夜的,都给休息造成了影响。
就这样他们忍受着极端艰苦的食宿条件,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宝热精神为企业发展奉献着付出着。
为了早日实现全容量并网,世界杯期间,很多球迷只能忍痛割爱,舍去了这一爱好。
他们在自己的舞台上抒写着属于新能源建设者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