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
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风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但对于飞行来说,还包括垂直运动分量,即所谓垂直或升降气流。
大风可移动物体与物体(物质质量)方向。
风的速度很快。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风是一个表示气流运动的物理量。
它不仅有数值的大小(风速),还具有方向(风向)。
因此风是向量。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地面风向用 16 方位表示,高空风向常用方位度数表示,即以 0°(或 360°)表示正北,90°表示正东,180°表示正南,270°表示正西。
在 16 方位中,每相邻方位间的角差为 22.5°。
风速单位常用 m/s、knot(海里/小时,又称“节”,)和km/h 表示,其换算关系如下 1m/s=3.6km/h 1knot=1.852km/h 1km/h=0.28m/s 1knot=1/2m/s 风速的表示有时采用压力,称为风压。
如果以 V 表示风速(m/s),P 为垂直于风的来向,1m2面积上所受风的压力 kg/m2,其关系式P=0.125V2(1·13)风向指气流的来向,常按16方位记录。
风速是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以米/秒为单位。
大气中水平风速一般为 1.0~10米/秒,台风、龙卷风有时达到102米/秒。
而农田中的风速可以小于0.1米/秒。
风速的观测资料有瞬时值和平均值两种,一般使用平均值。
风的测量多用电接风向风速计、轻便风速表、达因式风向风速计,以及用于测量农田中微风的热球微风仪等仪器进行;也可根据地面物体征象按风力等级表估计。
成因风 集结的水蒸气(云)结成水时,体积缩小,周围水蒸气前来补充,就形成风。
地球上的风与水源有关系,风由水与水蒸气的胀缩而产生。
风由大海吹向陆地,或陆地吹向 大海,在夏天地面上温度高空气、水蒸气膨胀上升,要由海面比重大的空气、水蒸气补充地面空气空间,海面温度低空气收缩。
要由地面上温度高空气膨胀上升的空气、水蒸气补充海面空气空间。
在冬天海面温度高海面空气上升,地面温度低空气比重大沿地面补充海面空间。
风力等级划分方法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水平距离。
根据风对地上物体所引起的现象将风的大小分为13个等级,称为风力等级,简称风级[1]。
而人们平时在天气预报时听到的“东风3级”等说法指的是“蒲福风级”。
“蒲福风级”是英国人蒲福(Francis Beaufort)于1805年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影响程度而定出的风力等级,共分为0~17级。
风 级风的名 称风速(m/s)风速(km/h)陆地上的状况海面现象0无风0~0.2小于1静,烟直上。
平静如镜1软风0.3~1.51~5烟能表示风向,但风向标不能转动。
微浪2轻风1.6~3.36~11人面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风向标能转动。
小浪3微风3.4~5.412~19树叶及微枝摆动不息,旗帜展开。
小浪4和风5.5~7.920~28吹起地面灰尘纸张和地上的树叶,树的小枝微动。
轻浪5清劲风8.0~10.729~38有叶的小树枝摇摆,内陆水面有小波。
中浪6强风10.8~13.839~49大树枝摆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
大浪7疾风13.9~17.150~61全树摇动,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巨浪8大风17.2~20.762~74微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猛浪9烈风20.8~24.475~88建筑物有损坏(烟囱顶部及屋顶瓦片移动)狂涛10狂风24.5~28.489~102陆上少见,见时可使树木拔起将建筑物损坏严重狂涛11暴风28.5~32.6103~117陆上很少,有则必有重大损毁风暴潮12台风,又名“飓风”32.6~36.9118~133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风暴潮13台风37.0~41.4134~149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海啸14强台风41.5~46.1150~166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海啸15强台风46.2~50.9167~183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海啸16超强台风51.0~56.0184~202陆上绝少,范围较大,强度较强,摧毁力极大大海啸17超强台风≥56.1≥203陆上绝少,范围最大,强度最强,摧毁力超级大特大海啸注:本表所列风速是指平地上离地10米处的风速值。
英文表示:0级:Calm(无风)1级:Light air(软风)2级:Light breeze(轻风)3级:Gentle breeze(微风)4级:Moderatebreeze(和风)5级:Fresh breeze(清劲风)6级:Strong breeze(强风)7级:Moderategale(疾风)8级:Fresh gale(大风)9级:Strong gale(烈风)10级:Whole gale(狂风)11级:Storm(暴风)12级:Hurricane(台风,又名飓风)13级:TY(台风)14、15级:STY(强台风)16、17级:Super TY(超强台风)直观歌谣风速歌一般是为了让幼儿园小朋友及中小学生记住风力等级特征而编写的歌谣。
通过风速歌,可以知道风力等级的直观印象。
以下为其中一首:零级风,烟直上;一级风,烟稍偏;二级风,树叶响;三级风,旗翩翩;四级风,灰尘起;五级风,起波澜;六级风,大树摇;七级风,行路难;八级风,树枝断;九级风,烟囱坍;十级风,树根拔;十一级,陆罕见;十二级,更少有,风怒吼,浪滔天。
写风名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崔道融《梅花》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叶绍翁《夜书所见》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佚名《西洲曲》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二首》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风淅淅,雨纤纤。
难怪春愁细细添。
——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刘彻《秋风辞》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二首》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韦庄《思帝乡·春日游》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风雨替花愁。
风雨罢,花也应休。
——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吴均《与朱元思书》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曹雪芹《临江仙·柳絮》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曲江二首》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佚名《敕勒歌》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杜荀鹤《春宫怨》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卢照邻《曲池荷》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刘桢《赠从弟》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王令《送春》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王昌龄《塞下曲四首》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陈与义《襄邑道中》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王安石《初夏即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白居易《南湖早春》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刘长卿《听弹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秋思》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李白《山人劝酒》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佚名《风雨》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赵翼《野步》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二》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书怀》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秦观《画堂春·春情》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杜牧《金谷园》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水榭风微玉枕凉。
牙床角簟藕花香。
——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张栻《立春偶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谢灵运《岁暮》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魏禧《登雨花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高适《送魏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王昌龄《送魏二》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蒋捷《虞美人·听雨》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王昌龄《青楼怨》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王守仁《春晴》西风乱叶溪桥树。
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王维《酌酒与裴迪》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 送前卫县李宷少府》断香残酒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李清照《忆秦娥·咏桐》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李清照《多丽·咏白菊》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刘基《北风行》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杜甫《江汉》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
——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陆游《除夜雪》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武元衡《春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湘夫人》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李颀《送陈章甫》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苏轼《有美堂暴雨》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李颀《琴歌》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东风杨柳欲青青。
烟淡雨初晴。
——晏殊《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佚名《北风》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贝琼《已酉端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 / 兰亭序》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杨炯《从军行》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曹雪芹《咏白海棠》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于谦《观书》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白朴《天净沙·春》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杜牧《南陵道中 / 寄远》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 碣石篇》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
——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
——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刘长卿《别严士元》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张翰《思吴江歌》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刘禹锡《秋风引》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白居易《南浦别》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杜甫《岁晏行》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
——张先《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黄巢《题菊花》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李白《北风行》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李白《长歌行》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李白《长干行二首》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金风细细。
叶叶梧桐坠。
——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袁枚《春风》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葛立方《卜算子·席间再作》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李商隐《日射》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
——辛弃疾《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阎选《河传·秋雨》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
染得桃红似肉红。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
——阿鲁威《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苏轼《前赤壁赋》薄晚西风吹雨到。
明朝又是伤流潦。
——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宋琬《江上阻风》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李白《秋思》秋萧索。
梧桐落尽西风恶。
——黄机《忆秦娥·秋萧索》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何逊《相送》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王安国《清平乐·春晚》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李白《豫章行》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
——大须《暮雪》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
——周文质《小桃红·咏桃》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陈亮《水龙吟·春恨》东风不管琵琶怨。
落花吹遍。
——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元好问《秋怀》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卢思道《从军行》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
——李华《吊古战场文》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李白《落日忆山中》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
——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春思》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苏颋《汾上惊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王冕《墨萱图·其一》蕙风如薰,甘露如醴。
——左思《三都赋》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江淹《别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黄雾涨天雪晦冥,黑云拂地风膻腥。
——沈约《昭君辞》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刘邦《大风歌》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欧阳修《秋怀》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曹雪芹《螃蟹咏》春风依旧。
著意随堤柳。
——赵令畤《清平乐·春风依旧》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夏完淳《一剪梅·咏柳》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范成大《冬日田园杂兴》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东风吹我过湖船。
杨柳丝丝拂面。
——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杜牧《齐安郡晚秋》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李白《采莲曲》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李白《长干行二首》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贾岛《送邹明府游灵武》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齐己《早梅》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王安石《江上》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佳游不可得,春风惜远别。
——李白《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葛立方《卜算子·席间再作》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
染得桃红似肉红。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刘彻《秋风辞》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陆游《除夜雪》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夏完淳《一剪梅·咏柳》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刘禹锡《秋风引》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刘基《北风行》断香残酒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李清照《忆秦娥·咏桐》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王维《酌酒与裴迪》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
——大须《暮雪》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李白《落日忆山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二》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
——辛弃疾《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陈羽《从军行》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二首》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李白《久别离》金风细细。
叶叶梧桐坠。
——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王安石《江上》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春思》水榭风微玉枕凉。
牙床角簟藕花香。
——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曹雪芹《螃蟹咏》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韦庄《思帝乡·春日游》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
——王鹏运《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
——周文质《小桃红·咏桃》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李白《北风行》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贺铸《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刘长卿《别严士元》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王昌龄《塞下曲四首》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杜荀鹤《春宫怨》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李白《秋思》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
——辛弃疾《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谢灵运《岁暮》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王令《送春》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赵翼《野步》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东风静、细柳垂金缕。
——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
——李白《送郄昂谪巴中》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高适《送魏八》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李清照《好事近·风定落花深》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江淹《别赋》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白居易《南湖早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春风依旧。
著意随堤柳。
——赵令畤《清平乐·春风依旧》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白居易《长恨歌》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韦庄《思帝乡·春日游》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李白《长干行二首》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崔道融《梅花》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曹操《苦寒行》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
——大须《暮雪》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蒋捷《虞美人·听雨》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
——李华《吊古战场文》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