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混动车发电机(插电混动能发电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滑环   作者:海上风电   浏览次数:118
核心提示:近两年,自主车企造车新势力推出了很多堪称“神操作”的网红车型,例如理想ONE、问界M5、还有刚刚上市的岚图梦想家,清一色的增程式混动车。如果说,欧美系的P2混动和中/日系的双电机混动之间,谁是混动车的未来还存在争议,那么增程式混动毫无疑问就是“开技术倒车”。  消费者可能会好奇,一个没啥技术储备的新车企,为啥能做出的车子动不动就二三十万,甚至四十多万?而有一定技术实力、研发能力的长城、奇瑞、比亚迪,其高端车型却都只能在合资车的“围剿”下艰难生存?  以该类型的鼻祖——理想ONE为例,厂商在针对这台车做产品

   

近两年,自主车企造车新势力推出了很多堪称“神操作”的网红车型,例如理想ONE、问界M5、还有刚刚上市的岚图梦想家,清一色的增程式混动车。
如果说,欧美系的P2混动和中/日系的双电机混动之间,谁是混动车的未来还存在争议,那么增程式混动毫无疑问就是“开技术倒车”。
  消费者可能会好奇,一个没啥技术储备的新车企,为啥能做出的车子动不动就二三十万,甚至四十多万?而有一定技术实力、研发能力的长城、奇瑞、比亚迪,其高端车型却都只能在合资车的“围剿”下艰难生存?  以该类型的鼻祖——理想ONE为例,厂商在针对这台车做产品宣发的时候,重点强调其数字化水平,什么智能车机、驾驶辅助、高端配置啥的,而对动力总成、底盘架构却闭口不谈。
对于用户来说,其惯性思维就是,这车确实能满足自身的诉求,可油可电,上绿牌,并且好歹30万的车子了,三大件总不会太差,不说跟“BBA”比,起码比大众/丰田强吧。
  而实际上,理想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在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的开发领域完全是零基础的,这三大件没一样是自己动手正向研发做出来的。
  例如,销量十分火爆的理想ONE:其一,1.2T直列三缸发动机其实是东安动力提供的,型号为DAM12TD,技术落后,热效率低,别说跟丰田/本田的混动专用发动机比经济性,比NVH,即便是自主品牌的长城、吉利、奇瑞、比亚迪也都瞧不上这台小排量三缸机;其二,增程式混动系统是不需要齿轮变速器的,电驱本身就自带调速功能,这对任何造车新势力而言都是大惊喜,既不要开发,也不要采购;最后是底盘,理想ONE则是逆向的上一代丰田汉兰达的底盘架构,没有资源,初创车企的基本操作。
非要说原创,理想ONE恐怕只有白车身是自己开发的,也是难为TA了。
  然后是动力总成的整合,包含理想ONE在内,国内造车新势力的绿牌混动车清一色选择了技术门槛最低的增程式混动方案。
因为有大容量电池组,所以日常用车完全当纯电汽车开,当电池没电时,发动机就会带动一台发电机给驱动电机&电池供电,提供应急续航。
但凡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能懂这玩意儿是怎么工作的,不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和电控系统。
可加装增程器  为啥说是开技术倒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三线城市&城乡地区的纯电三轮车市场,50岁左右的大爷们买回来后大面积改装增程器,也就是加一台迷你的汽油发电机,价格3000元左右,这样车子就不怕没电了,本质上其实跟三四十万的理想ONE、岚图梦想家是一回事。
  国外还有更离谱的,YouTube有车主在购买特斯拉的纯电汽车后,直接买一个汽油发电机放后备厢里,还是本田的,车子没电后就打着充会儿电。
方法总比困难多,简直不要太机智。
岚图梦想家问界M7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现在一线车企都淘汰了这种简单有效的增程式混动技术?其实核心因素还是这种技术方案是存在缺陷的,汽油发电机只能作为备用的应急续航使用,一旦增程器启动,不光NVH表现会下滑,且发出来的电也远不够两台电机挥霍的,这会严重影响用户的价值体验。
说白了,有电时是藏獒,没电时秒变泰迪。
  为了解决这方面的缺陷,目前更火爆的双电机混动,例如比亚迪DM-i、长城柠檬DHT、奇瑞鲲鹏DHT,不光有强大的电驱系统,发动机也不单单作为增程器,也可以直接驱动车辆,电池有电与否,并不会影响整车的动力表现,噪音水平也维持在相对可以接受的水平。
  当然,理想汽车这些年下来毕竟割了不少韭菜,如今已有一定的资本能做三大件和三电机系统的研发。
例如最新全尺寸SUV——理想L9,其搭载的1.5T发动机不光增加了排量,还改成了直列四缸制式,虽然依旧是从东安动力定制的,但起码有米勒循环、高压直喷等新技术,也算是上得了台面了。
  只不过,增程式混动作为一种落后的混动技术,必不可能是乘用车的未来,随着消费者对混动的理解逐渐深入,留给理想汽车、岚图汽车、华为赛力斯的时间也不多了。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