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电压互感器区别(互感器有电压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滑环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113
核心提示:什么是电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简称PT,它和变压器类似,一般是用来变换线路上的电压的仪器。但是变压器变换电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输送电能,所以容量很大,一般以千伏安或兆伏安为计算单位。而电压互感器变换电压的目的,主要是用来给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供电,用来测量线路的电压、功率和电能,所以电压互感器的容量很小,一般都只有几伏安、几十伏安,最大也不超过一千伏安。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电压互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电压互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变压器很相似,有两个绕组,一个叫一次绕组,一个叫二次绕组。两个绕组都装在或绕在铁心

   

什么是电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简称PT,它和变压器类似,一般是用来变换线路上的电压的仪器。
但是变压器变换电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输送电能,所以容量很大,一般以千伏安或兆伏安为计算单位。
而电压互感器变换电压的目的,主要是用来给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供电,用来测量线路的电压、功率和电能,所以电压互感器的容量很小,一般都只有几伏安、几十伏安,最大也不超过一千伏安。
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电压互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
电压互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变压器很相似,有两个绕组,一个叫一次绕组,一个叫二次绕组。
两个绕组都装在或绕在铁心上。
两个绕组之间以及绕组与铁心之间都有绝缘,使两个绕组之间以及绕组与铁心之间都有电气隔离。
电压互感器在运行时,一次绕组并联接在线路上,二次绕组并联接仪表或继电器。
因此在测量高压线路上的电压时,尽管一次电压很高,但二次却是低压,可确保操作人员和仪表的安全。
电压互感器的特性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电压互感器的特性:1、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侧电压决定于一次电力网的电压,不受二次负载的影响;2、正常运行时,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近似工作在开路状态,因为电压互感器的二次负载是测量仪表、继电器的电压线圈,匝数多,电抗大,通过的电流很小,二次绕组接近于空载状态。
3、运行中的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短路。
当二次侧短路时,将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损坏电压互感器。
为了保护二次绕组,一般在二次侧出口处安装些熔断器或快速自动空气开关,用于过载和短路保护。
电压互感器的作用1、将交流电中的高电压、大电流变换成一个安全且为标准化的低电压、小电流。
以便连接标准化的测量仪表或继电器,用以测量电压、电流、电功率、电能等电量或作继电保护用。
2、将二次回路与一次回路隔离,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电压互感器的分类1、按安装地点可分为户内式和户外式。
35kV及以下多制成户内式;35kV以上电压等级则制成户外式。
2、按相数可分为单相和三相式,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多为单项式电压互感器。
3、按绕组数目可分为双绕组和三绕组电压互感器,三绕组电压互感器除一次侧和基本二次侧外,还有一组辅助二次侧,供接地保护用。
4、按绝缘方式可分为干式、浇注式、油浸式和充气式,干式浸绝缘胶电压互感器结构简单、无着火和爆炸危险,但绝缘强度较低,只适用于6kV以下的户内式装置;浇注式电压互感器结构紧凑、维护方便,适用于3kV~35kV户内式配电装置;油浸式电压互感器绝缘性能较好,可用于10kV以上的户外式配电装置;充气式电压互感器用于SF6全封闭电器中。
5、此外,还有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实际上是一个单相电容分压管,由若干个相同的电容器串联组成,接在高压相线与地面之间,它广泛用于110kV~330kV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
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1、电压互感器接线方案一台单相电压互感器用于三相回路的接线方式,这种方式可测量三相回路中某两相间的线电压。
2、电压互感器接线方案两台单相电压互感器做 V / V 形接线方式,又称为不完全星形接线,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或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可测量各相间线电压。
3、电压互感器接线方案三相三柱式或三台单相电压互感器做 Y/Y0 形接线方式,可测量所有线电压和相电压的要求,由于一次侧中性点未接地,不能测量对地电压,故不能做绝缘监测用。
4、电压互感器接线方案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做 Y0/Y0/∠(开口三角形) 形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既能测量所有线电压和相电压,又能做绝缘监测及用于单相接地保护,被广泛采用,见图4。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