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福建燃煤锅炉改造助推生物质颗粒成型机领域的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以农林剩余物为主原料加工成型,如树木锯末、小麦秸秆、树枝树皮、花生壳等,都能实现废物利用。
福建石狮永宁一家织造公司从2012年7月份投入30余万元,使用“链条生物质锅炉”,淘汰了使用7年之久的传统燃煤锅炉。
位于福建石狮的大地集团在每台锅炉上花费了5万-6万元稍加改造,燃烧原料则从煤炭变成了棕榈壳。
棕榈壳也是一种生物环保燃料。
棕榈树是世界上产油最高的油料作物,主产区在印尼、马来西亚等国,而棕榈壳长期以来一直被遗弃,直到2005年马来西亚一家企业成功利用其作为生物燃料,此后欧洲国家纷纷引入。
在壳晒干后不用经技术加工就可直接燃烧。
棕榈壳燃烧时产生的热值为4600-5000大卡/公斤,比一般的生物燃料要高。
”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泉州企业燃烧的棕榈壳主要来自国内,而4月末来自印尼的一批则是福建口岸首次进口棕榈壳。
在企业追捧下,进口棕榈壳有望成常态。
生物质颗粒成型机生物质燃料优势突出为顺应城市环境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锅炉开始淘汰煤炭作为原料,而根据相关规定,作为替代的可以烧电、烧重油(即柴油)、天然气以及生物质燃料。
以四吨燃油锅炉为例,每生产一吨蒸汽约需88kg重油,按市场价4750元/吨。
一吨等于1000kg,那么每生产一吨蒸汽的成本为88kgx4.75元=418元/吨。
现把燃油改燃生物质后,最低限度节约成本40%,即每吨蒸汽418元x60%=250元/吨,按以上数据,某公司现用油量为50万元/月,改装后每年最低限度节省50万元/月x40%x12个月=240万元。
与天然气相比仍有优势,同样以四吨天然气锅炉为例,每年则可以节省约180万元。
不仅如此,生物质颗粒成型机制生物燃料燃烧后也将大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以前的锅炉除尘水黑乎乎的,连锅炉房都是煤灰。
而现在锅炉房里干净了许多。
以燃烧利用一万吨棕榈壳替代煤炭为例,每年可至少减二氧化碳1.61万吨,烟尘150吨,二氧化硫80吨和氮氧化物70吨。
生物质颗粒成型机制生物质燃料行业发展热点锅炉节能减排生物质颗粒成型机制生物质燃料高新燃烧技术,是把高新材料技术、燃烧技术和锅炉综合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使燃烧煤达到强化燃烧,充分燃烧,完全燃烧的一种全新的燃烧方式,对城市供热进行并网改造 ,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排,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居民供热质量,积极推进环境、城市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进程中,锅炉能源利用率低、消费结构不合理、锅炉供需矛盾加剧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加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5-1-82/2“拆小并大”在减排方面的重要意义:集中供热大锅炉具有较完善的除尘设备,除尘率可达90%至98%,全部拆除小锅炉后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4万吨、烟尘排放2.6万吨、灰渣排放44.3万吨。
届时,冬季城市的大气污染水平将大大降低。
小锅炉通常使用燃煤做原料,众所周知,燃煤会对大气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容易产生硫化物,加快大气的恶化,与时下国家大力提倡的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相违背。
相反通过燃煤改生物质颗粒成型机物质锅炉的改造,可以提高燃烧率,节省了大量的煤炭资源,用废弃的秸杆压缩成清洁燃料块,每吨燃烧值能达到3500大卡至4000大卡,即节能又清洁。
生物质燃料使用的是秸秆,草等植物秸秆,利国利民,废物利用。
生物质锅炉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