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国利民的水利大坝,都是如何修建的呢?我国又有哪些闻名于世的水利大坝呢?兴修水利大坝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但如果大坝修建好了,不仅能造福水域上下游的民众,还能实现节能减排的发展需求。
不论从当下还是从长远角度来看,水利大坝的建设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国土面积大,拥有众多的河流水域,但如何将这些水利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这就不得不提到水利大坝的威力了。
在我国,大大小小的水利大坝就有不少,尤其西南地区居多,光是西南的金沙江上,就一口气修建了四座大型水利大坝。
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三峡水利大坝、葛洲坝等等,再有就是藏区的雅砻江上,我国也规划了两河口的水电站。
修建水利大坝不同于修马路或盖房子等生活中常见的工程,水电站大多建在地势险要且人烟稀少的地方。
修建的画面充满魔幻色彩,场面更是不输好莱坞大片,各种重量型的巨型机械在空中或在山与山之间来回飞,远看以为是巨鹰,近看实则是各种设备。
要说修建水利大坝中最困难的部分,那一定非修建水电站莫属,这也是各大顶尖水利工程师必须要克服的难关。
既然说是大坝,“大”肯定的,而要在奔腾汹涌的江河上起一座高度为百余米的大坝,第一步就是要拦住河水,也就是截流,通过其它的方式让江水流走。
这是为修大坝铲平最初的障碍,与盖楼前要打地基是同样的道理。
修建水利大坝具体分为哪些步骤,修建过程中,又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大坝不可能在江流上建造,它与盖高楼大厦的性质一样,需要平坦可靠的地面。
但是对于泥沙容易淤积的河流地带来说,平整地基可是个技术活。
因为一般建造的大坝起码都是百来米的高度,所以这就要求地基不仅要平整,建造面积还要特别大,同时能够承受住水库巨大的水压,地基的质量要足够的坚实。
在完成截流和修地基两项任务后,下一步就要修建大坝的主体。
各地的坝体会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调整,根据水坝的高度和地形差异,工程设计师也会选择不同的坝体设计。
建造水利大坝需要大量的混凝土,除此之外,还需要大量的石坝材料。
如果说把水利大坝比作成一个耐用的工艺品,对于“雕刻者”来说,他们所要做的工作不是要把东西制作得有多么精美,而是尽最大的努力让东西耐用。
这就对大坝的施工要求提出了高标准,比如在建造过程中,混凝土的耐腐蚀性如何,会不会产生裂缝等等问题,都需要工程人员提前考虑到。
我国的大多数水力资源都存在于连绵起伏的山脉间,在山地间修一座大坝,不仅要在湍急的江河上架绳索,还要思考如何把大型的设备运送到工地。
中国的工程师们为了能高效完成任务,直接就把很多大型装备以空运的方式运送到工地,有的地方因为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来存放这些机械,工程团队还日夜不停地在山体中挖出个巨大面积来存放设备。
这种魔鬼般的建设场面不是电影特效,却又胜似电影特效,据说前来考察的老外看了之后都感到惊讶不已。
修建大坝的过程中竟然还有特别的技术的加持,水利大坝的建成又将会带来怎样的福利呢?中国的工程团队选择用非传统的运输方式把设备运到施工场地,虽然画面看似很魔幻,但其中也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扶持,这里面也凝聚着强大的中国智慧。
以两河口水电站为例,这座大坝建造于陡峭的山岭中,由于工程队在从山间工作的空间还是十分有限,于是工程师对设备加以改造,将其配有大量智能化的技术,比如无人驾驶的压路机。
由于两河口水电站是用大量土石心墙结合混凝土面板方式建造而成,因此在施工的时候需要大量的压路机来运作。
为提高工程效率,中国工程队小组动用了无人驾驶的压路机,这款设备上还配有中国最新的研究技术,例如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这样一来,压路机不仅能精准找到自己的位置,还能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
修建水利大坝无疑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大工程。
我国的河流数量众多,随之带来的水旱灾害也绝非少数,在水域较低的位置建设大坝,可以平衡水流,从而避免洪水灾害;若大坝建在土地较为贫瘠的地方,从别处调用来的水资源可以为当地的土地进行浇灌,使之可以成为能种出粮食的沃土。
建造水利大坝更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带来能量资源的转化,可以利用水的势能来发电,而且这种发电的形式既环保又省成本。
总之,目前我国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建造水利大坝的技术,一座座大坝的建设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