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记东方电气创始人、集团原党组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丁一同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力发电机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102
核心提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新中国第一代汽轮机设计制造专家、我国电力装备自主创新的引领者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导者、“三线建设”“东汽精神”的杰出楷模,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创始人、集团原党组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丁一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3月5日12时27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2岁。在盘点东方电气半个多世纪发展成绩的时候,有一个人我们不能不提,他就是原东汽厂长、集团公司创始人——丁一。一个将毕生心血献于东方电气的人,一个将毕生积蓄献于东汽重建的人。让我们静下心来,听一听丁一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新中国第一代汽轮机设计制造专家、我国电力装备自主创新的引领者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导者、“三线建设”“东汽精神”的杰出楷模,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创始人、集团原党组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丁一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3月5日12时27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2岁。
在盘点东方电气半个多世纪发展成绩的时候,有一个人我们不能不提,他就是原东汽厂长、集团公司创始人——丁一。
一个将毕生心血献于东方电气的人,一个将毕生积蓄献于东汽重建的人。
让我们静下心来,听一听丁一的故事。
丁一其人丁一,原名徐纬文,山东蓬莱人氏,生于1927年6月,1944年4月在晋察冀边区参加革命,改名为丁一。
194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到张家口工业专科学校学习,1950年入清华大学,1951年留学苏联,与共和国前总理李鹏和前副总理邹家华等有同窗之谊。
1957年由列宁格勒(现圣彼圣堡)工学院毕业,回到哈尔滨汽轮机厂工作,任设计科长;不久,便担任副总工程师;1967年支援三线建设入川,任东方汽轮机厂厂革委会生产组组长、总工程师、厂革委副主任、主任、厂长;1984年组建东方电站成套设备公司(即东方电气集团前身),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
他开创了光荣的东汽精神,他首创的“24小时服务精神”至今还是东方人的传家宝。
我们尊敬的老领导不幸去逝了,但关于丁一的传说却将在东汽、在东方集团久久流传下去。
传奇丁一丁一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在东汽老人中,流传着许多丁一的故事。
他性烈如火,嫉恶如仇,是一条铁骨铮铮的血性汉子;他待人真挚,柔情似水,是一个知情重义的性情中人。
东汽人从来没看见过丁厂长西装革履的样子,他们记忆中的丁厂长,永远是一身工作服(当年他们干活时穿的那种劳动布制作的服装)。
有一个时期,他甚至穿着一身被人们戏称为“ 尿素口袋”的维尼龙工作服,即便是上省赴京开会也是这一身行头。
有一次,他穿着这身“行头”,手里拎着一捆大葱直奔软卧车厢,准备赴京开会,被乘务员误认为是老农民而挡驾。
丁一口袋里总是装着煮鸡蛋和冷馒头,走遍东汽厂区,随地可以开饭,但他最喜欢吃的还是北方的大葱醮大酱,在这点上,丁一依然保持了山东汉子的本色。
丁一喜欢和工人们一起聊天,一起吃饭。
蹲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至今,许多东汽老人提起丁一还眼眶发红呢。
丁一终日往返于各车间之间,久而久之,在东汽汉旺厂区的办公楼与各车间之间,竟被他踩出了一条曲折而幽远的小道。
职工们把这条小路叫做“丁一小道 ”,后来稍加修缉,竟成了东汽一道富有特色的风景。
东汽厂长丁一丁一身上保持着老八路的光荣传统,这就是为后人称道的“ 延安精神”。
在他主持厂务期间,与会者都只喝白开水,而不用公家的茶叶。
丁一的办公室永远堆满了书籍、图纸、文件和资料,也不让人收拾。
他的工资往往很随意地塞进某摞资料中,别人找不到,他本人也很难找到。
等没钱用时,才从纸堆里翻上半天找出一笔来。
刚调到四川,时逢文化大革命,丁一不但没能干他心爱的汽轮机专业,反而被作为“走资派”、“牛鬼蛇神”批斗,关进了“牛棚”。
隆冬数九天,还被拴着绳子赶到水库里抓鱼,真是斯文扫地呵!丁一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屈辱的曰子。
1976年初,周恩来总理辞世,“上级”不准开展悼念活动,还派了一位地委革委会副主任来厂监督。
当群众自发举办悼念活动时,丁一在两难的境况下,含泪登台发表了讲话,既表达了对总理的敬仰和痛悼之情,又执行了上级的劝阻指示。
其实丁一心里的痛是无法言表的。
在丁一率领他的团队开展新机组研制时,正遇上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生产任务大幅度下降,电站汽轮机国家计划是零。
工厂遇到了极为严重的困难。
国家任务为零,在计划经济时代这是不可思议的。
这么大的工厂,这么多职工,要生产,要发工资,费用从哪里来呢?怎样才能渡过难关呢?丁一带领全厂员工,积极调整方针,既要维持工厂的生计,又要确保新机组研制的步伐不停顿。
丁一明确地提出了“做行商,吃杂粮,创名牌,争大上”的口号。
在丁一的倡导下,工厂自筹资金,紧锣密鼓地继续研制三十万机组,还干了机库大门、榨糖机、余热利用小汽轮机、小水轮机等,做到了只要是能干的活都不放过,利润很小的任务也要接下来,真有点“吃杂粮”的味道。
丁一对下属的要求特别严格,而且只训干部不训工人。
厂里不少干部都挨过他的训斥,有时的训斥甚至是粗暴的。
在调离东汽时的一篇文章中,他真诚地恳求能得到这些曾被他刺伤过的同志的谅解。
集团创始人丁一1984年3月,丁一受命组建东方电站成套设备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前身),担任第一任总经理,不久,又兼任了董事长。
组建东方电气集团的目的,就是要使东方各企业团结一心、结成一体,努力为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他的带领下,东方电气集团走过了“创业期”,经历了组建、下放、全建制上收,直到国家实行计划单列,并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情况”的试点企业集团,得到国务院的认可,从而顺利步入了“成长期”。
他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横向联合,形成了以东方电站成套设备公司为核心的省内、省外两个联合体,成员单位最多时达163家,联合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在专业化生产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他开拓了全新的售后服务体系,提出并全面推行“24小时服务精神”,建立了“派驻电厂工地总代表”制度,构建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售后服务体系。
他始终没有放弃过组织60万千瓦机组的研制工作。
从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成立大会的第二天,他就组织了有81个单位参加的“东方60万千瓦火电机组技术建议书征询会”,并最终争取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正式将东方60万千瓦机组列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这些工作,都为1997年东方首台60万千瓦机组的成功投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东方发电设备制造基地走上60万千瓦机组成套批量生产的新阶段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积极筹划核电生产,组建了东方电气核电开发部,为东方电气集团高起点进入核电生产领域,促成东方电气产业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他还在国内外工程承包、进出口贸易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东方电气集团1994年就入选全球225家最大国际工程项目承包商第120位。
丁一在东方电气集团工作的10年期间,从企业组建到企业成长,为东方电气发电设备制造基地正式走向一体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使东方电气集团初显了联合发展的优越性,为东方电气集团进入中央企业行列、步入“发展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性情丁一在工厂自筹资金,紧锣密鼓地继续研制三十万机组的关键时刻,上级突然下达了“停止东方30万试制工作”的通知。
丁一噙着泪水宣布了上级的决定,并斩钉截铁地说,哪怕厂长不当,党票不要,也要把东方三十万机组的试制搞下去。
往大了说,这是发展民族工业大计所在,往小说,这是关乎工厂生存发展、老百姓吃饭的大事呵。
丁一心里装的是全体员工,他对有关人员说:“必须把职工的工作安定、生活福利规划好,这些事要常放在心上。
”都知道,丁一爱动感情,谁家遭遇到困难,他抹眼泪;看见哪个部下头上新增白发,他注目良久,泪水在眼眶内打转;连厂业余文工团演出,他看到动情处也要掉泪。
当年,央视在东汽现场拍摄专栏片《当代工人》,当丁一进入拍摄现场时,到场群众自发地全体起立,热烈鼓掌。
丁一大步上前,与到场人员一一握手,彼此都饱含热泪,场面十分感人。
连久经各种大场面的央视主持人也受到了这种真挚感情的感染。
丁一不仅爱企业,还爱学生。
当他了解到许多孩子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而各级组织为资助贫困学子建立“希望工程”时,他自愿加入了捐资助学的行列。
他认为,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孩子没有文化将来怎么生活,国家也不会有前途。
虽然是东方电气集团的第一任董事长,但他的离休工资并不高,一直住在公司最早分配给他的一套80年代修建的旧家属宿舍里。
离休后,他坚持每月寄钱资助贫困大学生读书,十余年来从没间断。
他先后资助过120多名贫困大学生,金额达数十万。
“5.12”大地震时,丁一同志正在北京住院,他为记录着自己青春岁月、留下毕生心血的东汽蒙受惨重损失而彻夜难眠,悲痛万分。
待病体稍愈,他便颤颤巍巍地来到东汽,看到曾经的繁荣转眼间成了废墟;往昔的记忆片段,刹时便成了绝念;昔日同甘共苦的哥们儿,竟阴阳两隔,永不再见了。
丁总不禁老泪纵横。
在德阳分部,他将一份207365元的存折交给了东汽领导,这是他老人家的毕生积蓄啊。
此后,他又去了东汽中学和东汽小学,这次学校之行,他掏出了自己的生活费。
后来,央视再次在东汽现场拍摄专栏片《相信中国》,当主持人邀请丁一同志登台时,短短的30米路,他竟在东汽人的簇拥下走了很长时间。
新老东汽人争相和他握手、拥抱,他们以真诚的掌声向自己的老领导表示了由衷的敬意和问侯。
当他咽鸣不能竞言时,现场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就是我们永远的丁老总——丁一的故事。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