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一吨垃圾发电500度 够三口之家用3个月 记者探访蓝田垃圾焚烧发电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116
核心提示: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 “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3条焚烧线每天能处理2250吨生活垃圾,每天发电约100万度,可以满足20万户家庭的需求……”11月20日,三秦都市报记者与西安市未央区近百名机关干部及网络红人一起,走进蓝田垃圾焚烧发电厂,近距离感受生活垃圾终端处理先进设施,体验垃圾“变废为宝”的全过程,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一吨垃圾发电500度 可供三口之家用3个月听说是参观垃圾焚烧发电厂,一路上网络红人们有很多猜想,“很多生活垃圾含水量都比较高,想要焚烧发电,烧不着怎么办?”“会不会像江村沟一样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 “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3条焚烧线每天能处理2250吨生活垃圾,每天发电约100万度,可以满足20万户家庭的需求……”11月20日,三秦都市报记者与西安市未央区近百名机关干部及网络红人一起,走进蓝田垃圾焚烧发电厂,近距离感受生活垃圾终端处理先进设施,体验垃圾“变废为宝”的全过程,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一吨垃圾发电500度 可供三口之家用3个月听说是参观垃圾焚烧发电厂,一路上网络红人们有很多猜想,“很多生活垃圾含水量都比较高,想要焚烧发电,烧不着怎么办?”“会不会像江村沟一样,巨大的垃圾体堆积,就算有强效的除臭剂,还是会在空气中弥漫着脏脏的、黏糊糊的水汽?”“听说杭州的垃圾焚烧厂,先进的工艺可以实现垃圾处理厂和居民生活区比邻而居,不知道咱西安的会不会有这么先进?”带着这些猜测,大家来到位于蓝田县前卫镇王庄村北侧的光大环保能源(蓝田)有限公司,也就是10月底刚刚投入使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在现场,“参观团”先后参观了垃圾发电运作模型、环保物资样品展示、垃圾储存池和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央控制室。
在垃圾吊控制室,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垃圾吊,将池内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投入焚烧炉。
走进厂区,这里并没有人们预想的臭气、水汽,目测至少有30米高的巨大厂房和矗立一旁的大烟囱、时钟柱比邻而居。
厂区内尽管还有部分区域正在建设,但整体绿化率非常高。
草皮平整,黄杨、冬青葱郁,叶子上干干净净,和市区的绿化带无异。
“来这里被焚烧的垃圾,全部是我们生活垃圾中经过市民前端分类后的其他垃圾。
但垃圾车运来的其他垃圾是不能直接燃烧的,需要自然发酵5-7天后,才能焚烧。
”走了上百个台阶,通过厂区5楼的观察窗,参观团见到了正在发酵中的生活垃圾。
透过玻璃窗记者看到,它们被集中封闭在一个密闭的仓库里,闻不到臭味,仓库里也无需人工作业。
记者了解到,这些生活垃圾在这里等待发酵时,产生的渗滤液通过管道,送至厂内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水在厂内回用。
发酵后的垃圾在投入焚烧炉前,还要进行烘干处理。
每入炉一吨垃圾,可发电500度,可供三口之家使用3个月。
生活垃圾零填埋 年处理垃圾82万余吨除了污水“零排放”,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经螯合剂稳定处理后可安全填埋,而炉渣则可用来制作道路板砖,实现了生活垃圾零填埋,不仅大大节约了土地,更为大众提供了绿色电力。
据了解,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在西北地区省会城市的首个环保能源项目,预计年处理生活垃圾82.125万吨,将有效缓解西安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库容不足的难题,真正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
预计年发电量3.68亿度,年上网电量3.06亿度,将为西安居民提供大量清洁的绿色能源。
前来参观的西安市未央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严江华表示,通过参观充分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作为党政机关,应率先走在垃圾分类的前列。
今后定将做好垃圾收集、分类工作,实现源头减量,提高垃圾利用率。
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引导身边的人开启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我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定期向公众免费开放,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垃圾变废为宝的工艺流程。
”蓝田垃圾焚烧发电厂相关负责人说:“希望公众在参观后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垃圾分类,大家参观时可以真切地看到他们分出的其他垃圾被运到这里,是如何通过焚烧发电变废为宝的。
”文 三秦都市报记者 李佳 图 三秦都市报记者 王晓峰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