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电力生产方式的变革,优化电力能源结构,建立现代电力环保产业体系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不断发展,火电厂逐步成为我国“污染大户”之一,其中燃煤电厂大气污染尤为突出。
因此,防止和治理供电发力污染是一个极具发展空间的产业。
今年46岁的刘瑾是一位在电力行业精研多年的女强人,她生于陕西西安,自MBA专业毕业后一直钻研于电力行业,是行业中少有的女性技术专家,曾获2022年度“中国电力科学创新奖”。
作为陕西圣嘉电力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瑾带领团队率先研发环保电力系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理念,秉承“绿色发展、节能环保、标准设计、智能建造”建设理念,将其注入实际的电力工程建设之中。
针对全球电厂中普遍存在的工业废水水量大、污染种类多、水质差别较大、缺乏节能减排运行系统等问题,刘瑾团队研发出一种电力电子变换器并获得国家专利。
该专利通过将马达与风扇相配合,再同时利用冷排、水管和冷头相互作用,使得可以对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以及线路进行散热,避免传统电子设备在高温天气散热性差导致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以及线路烧毁的情况发生。
同时提高了电力电子装置的安全性,用冷排降温的方式解决了以往电力电子设备在高温运行中可能发生爆炸的问题,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它有效提高了电力装置散热功效,加强了电力电子系统装置的使用周期,同时也减少了电力装置成本和生态污染。
数据显示,我国在运用传统电子电力系统装置进行工作时,仅设备折损的费用每年都呈直线式下降,2021年度同比下降了146.48%。
据介绍,该专利实验成功后,已与多个发电企业签订专利使用权。
以国家电网为例,在使用该专利后,中国电力行业恢复了利润,减少了设备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折损,2022年同比增加了22.18%左右。
从市场投入来看,环保电力生产总值能耗比降低了3%左右,二氧化碳减排达3.3%,且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了14%左右。
“在绿色环保电力领域,这项突破为今后环保电力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双碳’目标要求下,我们将不断提升新型绿色环保电力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为一流电力企业,助力电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刘瑾受邀参加第十三届电力系统技术国际会议时表示,无论是电力行业工作人员还是广大社会群众,都要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充分重视积极参与,全民节能减排,共同成为“环保卫士”。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