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致纯宁德早年间的机械锯木厂和夭折的潮汐发电站宁德,因拥有三都澳天然深山良港和山地之富饶物产资源的两大优势,早在二十世纪的初、中叶,即迎来两次发展工业生产的机遇期,可惜,前者全毁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之下;后者因工程改变计划而中辍。
今特分述如下:1 毁于战火的三都和八都机械锯木厂1956年2月,全国性的“肃反”运动开始时,组织上将我从基层调回,分配在领导此一运动的中共宁德县委“五人小组”办公室,负责文字方面的工作。
时因解放不久,能见证宁德民国,甚至更早历史的还大有人在。
特别是到运动后期,我受县委分管领导的委托,为保卫当时驻防三都澳的福建海军基地(军级单位)安全,带领“肃反”专职人员38名配合时称三都海防公安分局的全体干警搞一运动“套餐”——时称“水晶石、玻璃板”——就是把过去三都澳开埠时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情况,查个水落石出,获取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含清末三都澳口岸的对外开放,成立福海关后引进的工业生产项目。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在18世纪的产业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发明于西方国家,十九世纪初已被引进到宁德来,于三都岛和八都镇就有两家蒸汽机的锯木厂,搞原木加工,供出口使用,并发展到相当规模。
三都机械锯木厂。
外地人办的,老板名不详,地址三都松岐龙颚山麓,离原“福建省立三都中学”不远处。
据过去当地老人回忆说,这家工厂的机器很先进,是利用木屑作燃料,产生热力,推动机器发动机。
时用“往复式蒸汽机”,只能上下活动,故须预先把间隔设定好,装上几个锯条,同时锯下几块木料来。
另外,在松岐至港口之间,还有两家规模不大的私营肥皂制造厂。
八都机械锯木厂。
其生产规模与机械设备,同三都机械锯木厂基本相当。
仅知是本地人办的,不明老板的名和姓。
厂址八都渡船头,即今观音亭与红门里之间的湾道处,有一较宽阔的泊船坞,为霍童溪出海口之潮汐沼泽地。
当时,闽东不通公路,宁德西北山区,含屏南、周宁等县的林、竹均通过霍童溪放排至此,再海运出去。
八都火柴厂。
属福州火柴厂的分厂,亦说是该厂生产火柴杆原料的一个车间。
厂址在八都溪坂何厝。
老板姓倪,其子名松茂,系本省知名民主人士,建国初曾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
1940年7月21日,日军袭击三都岛上述工厂主要是随三都澳的商埠之兴而兴,之毁而毁,才引起当年“肃反”专职人员的注意,作些粗略记录。
它们存在至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除三都澳这家机械锯木厂是1941年7月21日起,日本有一排兵力登岛一个多月时间,开来多艘轮船,强迫岛上居民分次将其积存的数十万根木料,连同机械设备,搬运上船,掠夺一空外,其余均在日军战机轰炸宁德城关、三都、八都三地中,毁于炸弹之下。
2 计划夭折的宁德潮汐发电厂1957年,毛泽东主席参加莫斯科(苏联)的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时,在发言中提出中国的钢铁生产总量要超过英国(即后来的“超英赶美”口号),回来即动员全民开展大炼钢铁运动,要求1958年的全国钢铁产量应达到1070万吨的目标。
并在讨论农业生产《四十条纲要》时,提出1958年人均粮食产量要达到1100斤,1959年人均粮食产量要达到两千斤……1962年人均粮食产量要达到三千斤。
鉴于形势所迫,1958年3月,各地在贯彻成都中央工作会议精神时,又提出要在五至七年内,使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工业总产值赶上或超过当地农业总产值的目标。
故从这时起,地方工业,一哄而上。
中共宁德县委领导班子,为促使本县的工、农业生产“大干快上”,决定上马搞东湖塘围垦工程,既能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又能利用潮水发电。
时因各地普遍缺乏发展工业生产的原料和燃料,谁要是拥有它,谁就获得发展工业生产的先机。
譬如,闽西的三明市,周边有煤矿资源,即成为本省钢铁生产的基地。
宁德东湖塘围垦工程上报省政府立项,并下拨先期的启动资金20万元后,引起原福安地委和行署的重视,决定将闽东的重点工业项目一一钢铁、水泥、造纸、榨糖等15个厂,均部署到宁德来。
特别是年产3万吨的钢铁厂,已在宁德金涵平整好土地,准备动工兴建。
讵料,后因省里援建东湖塘潮水发电站的资金被卡断,改变围垦计划,此地后来成为闽东造纸厂的厂址。
按原设定的东湖造塘方案是,修筑岐(头)贵(岐)堤,建造门对(地名)的四孔桥,接通金蛇头村后,则经塔山、斧山、猴毛屿,折回北岸蓝岫,不跨越蓝田溪,而把北岸原有的几个小塘修整一番,增高培固,与南岸形成南北两翼的蝴蝶塘,利用中间的潮汐落差,安装数台容量为4700千瓦的发电机来搞潮水发电(根据港深与海洋水文计算,这里的平均潮差为5米,观测最高潮位11.1米,最低潮位3米,最大潮差8.1米,最小潮差4米),发电条件较好。
当时围垦工程的总指挥张荣保和党总支书记黄志登二人曾住厦门集美参观学习过潮水发电站,拟采用较先进的英国卡布兰式的潮水发电计划,连第一台发电机组的设备都已向南平机电厂定做了。
工程进展到了关键时刻,即1958年11月30日,中共宁德县委以(58)039号,宁德县人委以(58)0925号,联合具文给福建省、福安专区两级党委、政府报告,要求按计划给宁德东湖塘围垦工程拨款建立潮水发电站的经费。
内称,工程有三:一是石砌潮闸一座,闸底高程3.5米,闸顶高程12.5米,5闸孔净宽60米;二是石砌水闸一座;三是发电设备(水轮机4台,发电机4台,变压设备和输压设备等),以上三项合计投资282.92万元。
但此时省里因要集中资金在三明市建设钢铁厂,自办工业,无力关顾地区的项目,分文未给。
故此不已,则改变原有东湖塘的潮水发电计划,去筑造金(蛇头)马(山)大堤,开挖25孔桥。
既增加了东湖造塘的难度,又失去这一轮大办工业的机遇。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