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陆肖肖 北京报道本周(12月6日-10日)光伏板块一改颓势,东方财富网光伏设备板块整体上涨2.86%。
《华夏时报》记者重点监测的10家企业中,仅阳光电源、正泰电器两家下跌,跌幅分别为1.96%和0.47%。
涨幅最高的是福莱特的13.32%,福斯特上涨11.19%,然后是晶盛机电和通威股份,涨幅分别为10.40%和10.14%。
本周市值排行榜排名无变动。
光伏企业加速甩掉电站“包袱”民营企业转让旗下光伏电站的操作在增多,在巨大的资金压力下甩掉重资产包袱。
12月9日,晶澳科技公告称,为进一步提升公司资产使用效率,整合和优化现有资产结构,公司拟将北屯海天达100%股权、和布克赛尔海天达100%股权、新疆九州方园100%股权转让给中核汇能,拥有的光伏电站并网容量分别为20MW、30MW、60MW,转让价格分别为2900万元、4500万元、2.15亿元。
初步测算,本次交易将达成产品销售未实现毛利的实现。
本次转让预计增加公司2021年净利润约1.6亿元。
受到融资成本较高、补贴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光伏电站已经成为许多民营企业的包袱。
晶澳科技坦诚,目前,公司持有已并网发电的有补贴的光伏电站,补贴资金收回时间较长。
随着国内光伏电站平价时代的到来,开发平价光伏电站,以电站项目带动组件销售,并在电站项目未对外出售前由公司运营,在收益率满足公司要求的条件下,一方面,实现产品销售利润,另一方面,持有运营期间售电收入能够及时结算,形成良好的现金流。
晶澳科技分析,出售上述三个电站项目,通过出售补贴电站资产,利用回笼资金,开发建设平价电站,将使资产运营更加高效化,符合公司发展光伏电站的开发、持有、转让的业务模式。
同时,出售既有补贴电站,相当于提前回收拖欠的补贴资金,整 体改善公司电站业务的现金流状况。
为什么民营光伏企业会大量出售电站资产呢?能源情报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宽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近年来光伏电站交易量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民营光伏电站被出售给大型央国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民营企业难以承受融资成本高、补贴不到位、重资产高负债、不完全消纳等因素,即便是有一定资金实力、有一定技术能力的“明星”民企也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光伏电站业务这一“现金奶牛”,实现由重资产到轻资产转型。
全球第二大光伏玻璃企业福莱特近期公告将购入上游两家矿产公司,但遭到了上交所的问询,要求其说明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