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风电产业链涉及到的环节非常丰富,作为海上风电的重要赛道之一的海缆行业一直受到很多乡亲的关注,今天花时间梳理了一下海缆行业的发展情况,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本篇目录1.来龙去脉2.认识海缆3.行业现状4.行业前景5.市场空间6.相关上市公司7.独家核心提示一,来龙去脉2022年一季度风电招标量创历史单季度新高后,二季度招标势头不减,据统计,上半年风电项目招标规模约53GW,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海上风电正在加速发展。
我国此前多次对海上风电的建设提出相关规划支持,在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基础上海上风电产业链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下面就来聊聊海上风电细分赛道中的重要一环——海缆行业的具体情况。
二,认识海缆电线电缆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仪器、仪表,实现电磁能量转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器材,是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重要的基础性配套产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能源、建筑、交通、通信、工程机械、汽车等各个领域。
电力电缆按照应用场景可分为海缆和陆缆,其中海缆主要应用于水下,除需要满足基本的电气性能外,对阻水性能、机械性能也具有更高的要求。
三,行业现状1.海缆行业门槛较高海缆企业具备较高的进入门槛,体现在资质认证、生产技术、设备及码头投资、成本控制等方面:资质认证门槛:海缆属于电力电缆行业重要的细分领域,需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并通过产品CCC 强制认证。
生产技术门槛:海缆所处环境复杂,要求海缆具有耐腐蚀、抗拉耐压、阻水防水等性能特点,在材料选择、质量管控、敷设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要求更高。
生产设备设施、码头及资金门槛:海缆产品结构较为复杂,对生产设备要求较高,且部分核心生产设备依赖于国外进口,因此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设备引进和生产转化能力。
2.海缆竞争格局稳定,集中度高目前我国的海缆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稳定,随着我国海上风电项目的海缆招标正向“ 制造+ 敷设” 整包模式转变,具备整包能力的海缆企业在中标项目过程中将更具优势。
根据中商情报网,中天科技(37%)、东方电缆(33%)和亨通光电(17%)占据市场约 90%的份额;第三梯队的海缆厂商(万达海缆、太阳电缆)仍处于扩产期,尚未获得较大市场份额。
四,行业前景1. 沿海各省“十四五”新增海上风电装机规划高达 44GW根据当前沿海各省已明确的海上风电规划统计,“十四五”期间,广东省新增装机量位列第一,到 2025 年,力争达到 1800 万千瓦,在全国率先实现平价并网;江苏省规划场址共 28 个,规模 909 万千瓦,规划总面积为 1444km 2 ;浙江省新增装机 455 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 500 万千瓦;山东省到 2025 年,全省风电装机达到 2800 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力争达到 800 万千瓦;此外,福建省、广西省、海南省海风规划装机 4.1、3、3GW;预计上海、辽宁“十四五”期间分别新增装机 1GW。
综上,统计得到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沿海各省“十四五”海风新增装机规模达44.30GW,年均装机量高达 8.86GW,较“十三五”年均装机 1.69GW 大幅提升。
2.受益海上风电发展,海底电缆市场快速成长海缆产品按功能主要分为海底光缆、海底电缆和海底光电复合缆;近年来,受益于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发展,海底电缆的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根据 GWEC 数据,2014~2020 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从 1.50GW 增长至 6.90GW,年均复合增速 28.96%;2014~2020 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从 0.23GW 增长至 3.06GW,年均复合增速 53.93%。
海缆是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向陆上电网传输电力的功能。
根据 4C Offshore 数据,全球海缆交付量从 2014 年的 1954km 增长至 2020 年的 5836km,年均复合增速 20.00%;我国海缆交付量保持更快增速,从2014年的158km增长至2020年的2904km,年均复合增速62.45%,保持较高增速。
3.海上风电离岸距离增加,进一步带动海缆长度需求提升近期已招标海上风电项目风电场中心离岸距离持续增加,目前已有超过 70km 的项目(大丰 H8-2),参考欧洲目前离岸距离(项目近 200km),叠加我国近海资源已大量开发,未来预计离岸距离持续增长。
基于海风项目平价的需求以及近海资源已大规模开发等问题,单个机组大型化、项目远海化已经成为趋势,有望朝66kV 交流海缆发展。
五,市场空间海风项目逐步远海化,离岸距离越长对于海缆的电压等级、长度以及制作工艺有更高的要求,假设2023~2025 年送出海缆的造价占比年均提升 0.3 个百分点。
根据测算,2022~2025 年我国阵列海缆规模从 23.43 亿元增长至 81.74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48.91%;送出海缆规模从 67.13 亿元增长至 272.37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59.50%;预计2022~2025 年海缆市场总规模从 90.56 亿元增长至 349.74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56.89%。
六,相关上市公司中天科技(600522):公司是国内海底线缆绝对龙头, 近年来,中天科技在浅海光缆、深海光缆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70%。
中天科技旗下有 5 家子公司对海洋业务不同子版块进行业务覆盖,其中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装备电缆有限公司提供海缆产品;源威建设提供海缆敷设工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海上风电建设服务。
东方电缆(603606):公司提供三大产业板块的产品与服务,包括海缆系统、陆缆系统、海洋工程,全面覆盖了从陆地到海洋、从产品到服务的相关业务。
东方电缆海缆产品布局 广泛。
东方电缆海缆产品覆盖中压、高压、超高压交流海缆以及柔性直流海缆,拥有强大的自主设计能力。
亨通光电(600487):公司是国内早期研发生产海缆产品的公司之一,公司海洋业务布局包括海上石油平台、水下特种通信、跨洋通信传输、海底观测以及海上风电系统。
海上风电业务拥有超高压电力电缆、光纤复合海底电缆等,同时涉足海上风电施工领域。
宝胜股份(600973):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电线电缆及电缆附件开发、制造、销售及相关的生产技术开发的公司.公司产品覆盖裸导体、电气装备用电缆、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及光缆。
加快实施海底电缆、高分子材料、智能网络等项目,其中海缆项目取得交通部码头岸线批文,关键工程交联立塔顺利封顶,26万平米厂房已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