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及下游应用领域分析预测1、电力自动化行业概况及市场规模分析电力自动化是基于先进的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微机继电保护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为电力系统提供主要设备监视与控制管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供应以及最优化的电力负荷管理的系统结构,是现代电力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一次系统(设备)是指由发电机、输电线路、变压器、断路器等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设备组成的系统。
一次系统是供电系统的主体,是用电负荷的载体,高电压或大电流是一次系统的主要特点。
电力二次系统(设备)是由继电保护、安全自动控制、系统通讯、调度自动化、DCS 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的系统。
通过自动化技术,二次系统实现人与一次系统的联系监视、控制,使一次系统能安全经济地运行。
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自动化设备相继开发成功,电力自动化行业从此进入国产化时代。
尤其在电网自动化领域,国产高压线路保护、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装置和系统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
同时,国内的电力自动化企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在 2016-2021 年期间我国电力自动化市场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21 年我国电力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1165亿元。
根据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规划,未来电力自动化行业地位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力自动化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到 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300亿元。
电力自动化包括配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发电自动化(含火电、水电、新能源等)、电网调度自动化等细分领域。
目前配网自动化是较热门的领域,2021年市场容量占比达65%左右;其次为变电站自动化、发电自动化。
发电自动化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但大功率发电厂自动化设备领域门槛较高。
长期以来,国外厂商在 600MW 及以上机组占据较大份额,但随着国内大功率发电机组自动化关键技术逐渐突破,国内厂商在水电 700MW 和火电 1,000MW 机组等高端市场上逐步突破,设备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
2、我国电力自动化产业链结构图及下游应用分析我国电力自动化产业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
产业链上游涉及机械加工业、电气电子元器件行业以及电线电缆行业等;中游为电力自动化设备制造,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发电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以及变电站自动化等四个主要领域;下游为电力自动化的应用领域,包括各类发电设备供应商与发电站。
电力自动化行业产业链结构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