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囯石油专属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特聘专家----杨生宏先生
下面就让我们大家一起看看杨老师今天和我们分享他的工作心得!
中国:杨老师您好!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下您对海上风电海工安全的一些看法?
杨生宏先生:我对海上风电行业的海工安全的认知是通过最近五年來对我国海上风电施工平台事故保险理赔公估工作实践得来的。感到海上风电工程从施工裝备到海工作业方式类似于我國浅海石油工程。因為海上风电建设周期比较长,早几年海上风电事故少有发生,我们保险公估业务量也不大。但随着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迅速,近二年来,国內外先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海上风电工程事故,有些还是属于海工史上不多见的恶性海难事故,不安全因素逐渐显露出来。比如,前年初,丹麦A2SEA公司的M/V SEAW0RKER自升式风电安裝平台发生拖航倾复海难,导致整个平台报废;同年,国内也有座坐底式风电安裝平台因在坐底作业时发生海床冲刷淘空/平台断裂重大海损。据悉还有几艘大型起重船在江苏海上风电场施工期间也因违章进行坐底作业发生過类似后果不一的海损事故。去年江苏海上风电场一座正在调试之中的海上升压站发生电器爆燃火灾,甚至发生人员伤亡情況等等。所有这些恶性重大海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引起我们海上风电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警觉。一定要避免海上风电事故发生率和海上风电发展速度同步上升的怪圈。关于国内的海上风电工程出现一些让人担忧的海工安全风险情況,去年在“中国平潭海上风电国际峰会”嘉宾发言中我有说过,这里就不再重复阐述了。
中国:根据我国海上风电场位置,如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潮间帶海域施工安全,您有哪些见解和看法?
杨生宏先生:我们的海上风电场主要集中在上海长江以北,苏北地区。这里的海域地理条件很特别,属于潮间带海域。按照海洋平台专业来看,潮间带海域和深水海域相比较,海上风电平台的作业风险是比较大的。潮间带的海床是非常不稳定的,对于我们海上风电施工安装平台,这样的海底地质条件甚至可以讲是恶劣的。不稳定的海床,再加上海底沖刷等地质灾害对于自升式平台和坐底式平台是天敌,对于己建成的海上风电场设备如升压站和风塔底座,还有海底电缆等都形成极大威胁。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地基不稳定,那这个楼房也是很危险的。由于海洋地质自然灾害,对海床的不断冲刷,很容易把座底基础結构的海床掏空,危险性很大。所以建议在平台进场施工前一定要对施工水域的局部海底地质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勘测,并对已建成的海上风电场设施海底基础底座和海底电缆的冲刷情况要進行定期海底监测,把风险降到最低点。据我一些调研了解,目前已建成的海上风电场,水下基础結构己受到不同程度的海底冲刷淘空,其中较为严重的是海底电缆和升压站和风塔J型连接处位置。
中国:根据了解,每个海上风电场都有投保,但大多都是选投国外的保险公司,对此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杨生宏先生:首先是国外的海上风电发展比较成熟,相对应一些金融等配套服务比较成熟,而我们海上风电在起步发展阶段,除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外,其他包括海风保险业的配套和服务也在跟进中。另外根据调查显示,海上风电场投保,保赔率最高是海底海缆,约占整个风场保赔的50%-75%。我个人也认为,海上风电场安全最重要又是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就是海缆着床冲刷掏空的风险。虽然掩埋有沟,但经不起海流的冲洗,特别是升压站/风塔座底和上岸登陆处“J”型位置处。
中国: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将海缆的风险和隐患降到最低?
杨生宏先生:一般來讲,一个风电场海缆铺设完成到整个风场的运营,要坚持定期的对海缆“J”位置和着床状况进行检查(但目前国内的海底海缆检查手段还是原始的潜水员检查,探摸情况不全面,成本也相当高;但现已出现一些辅助检查的设备—无人潜水巡航设备和检查船,可以定期的进行巡航检查,相信能更大范围內的帮到海底海缆检查),目前从一些市场信息了解,已经运营的海上风电场,海底电缆已經发現有局部沖刷淘空的险状,必须要有海工安全防范预案。
中国:我们能做哪些工作来把海上风电工程的安全系数提高?
杨生宏先生:海洋工程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海上风电也不能独善其身。应该借鉴我国海洋石油行业的举国安全监督体制,我希望海上风电行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将建立一个安全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摆到议事日程上來。对我国现有的海上风电企业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这样会避免一些不必要发生的海事灾难,以减少海上风场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