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用这种方式发电,一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万吨,这是什么神仙项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节能风电   浏览次数:150
核心提示: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黄伟芬 通讯员 钱英今天(9月10日),今年浙江省内最大集中式农光互补项目在淳安中州镇樟村毛山岗启动。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总占地1400亩,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60兆瓦,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将达到3900万度,产生收益1600万元,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1.2万吨,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万吨。6月,浙江发布《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浙江将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到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超过50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36%以上。为此,国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黄伟芬 通讯员 钱英今天(9月10日),今年浙江省内最大集中式农光互补项目在淳安中州镇樟村毛山岗启动。
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总占地1400亩,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60兆瓦,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将达到3900万度,产生收益1600万元,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1.2万吨,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万吨。
6月,浙江发布《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浙江将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到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超过50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36%以上。
为此,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深入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全力开拓布局光伏业务。
“毛山岗有相对集中连片的耕地、林地和园林,具备一定的光伏空间资源。
”国网淳安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方利剑介绍,该公司一直探索建立农光互补发展模式,协同国土、发改、环保等相关部门利用山地光伏进行了大范围摸排调研,创新设计棚上光伏发电,棚下种植茶叶、蓝莓和喜阴的中草药的“碳汇大棚”。
“原来村民对这块土地的经济利用相对单一,仅是一亩300元的租金收入。
现在底下有经济作物,上面有能源收入,有效提高土地附加值同时,也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淳安县中州镇樟村支部书记吴佳伟说。
淳安县中州镇樟村毛山岗农光互补项目计划于11月底开工,明年6月完成一期投产并网,每年为村集体带来300万元经济收入,进一步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