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9月下旬开始,一场毫无征兆的大面积限电风潮席卷全国,从华东到华北,从华北到华南,又从华南到东北,几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哪个地区幸免。
也许正在读我的更文的你也经历了这场让人记忆深刻的限电风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详尽地分析引起这次限电风潮的各方面原因,认真读完全文,一定可以对这件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额外见解或者不同意我的部分观点,也可在文末留言讨论。
一、我们为什么对拉闸限电反应这么大?主要原因是停电严重干扰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不知道年轻的朋友有没有下面我描述到的这种体会,我今年37岁,我小的时候在农村生活,那时是经常停电的。
白天还好,因为有自然光照明,那个时代也没有多少电器特别需要电力资源支撑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
但是一到晚上就不行了,得照个亮儿啊,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会点煤油灯,经济条件相对不错的家庭会点蜡烛。
甚至到我上小学,冬季早上6点到学校上早读,经常性的就是每个同学的桌子上要么一台煤油灯,要么一根或长或短的蜡烛。
如果我当天到学校较晚,走到班级门口,看到的就是一片星星点点的景象,现在想想还挺有诗意的,当时却完全没有这个感觉。
晚上放学回家,如果还没有电,就又得挑灯夜读写作业,我就是这样天天在煤油灯和蜡烛的熏陶之下继续着自己的学业。
有过这种经历的朋友都知道,每次在蜡烛或煤油灯下学习的过程都不容易,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发现自己的鼻孔被灯油或蜡油熏得黑黢黢的,要不就是突然间闻到了自己头发被烧焦的味道,心里痒痒的时候又会拿着蜡烛用蜡液在桌面作画,那个贫穷又让人怀念的年代哈。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煤油灯和蜡烛早就退出了我们的生活。
在不忘记充电费的情况下,你甚至都很难想起家里上次停电是什么时候了。
除此之外,各种电器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我们的生活。
手机、空调、冰箱、洗衣机、电磁炉、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甚至电动汽车,这些东西导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电力资源重度依赖症患者。
一旦长时间停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有点新鲜,但是停电时间稍微一长,你的心里就开始没着没落了,时间再一长,当各种电子设备暂时无法为我们服务,你会发现,我们平时到底是有多么的赖,我们的生活技能到底退化得有多么严重。
然后紧接而来的就是极度不方便和严重不适应的生活。
这是家庭生活方面,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可能更加严重。
这次“电荒”影响最严重的东北地区,突然间的拉闸限电导致许多地方突然没有了交通信号灯,没有了基本的民生供电。
辽阳市的某家企业因为突然停电,排风系统停运,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高炉煤气中毒事故。
因为电煤紧缺且电煤价格太高,株洲电厂掺劣质煤发电,导致电力设备积灰过重,之后突然垮塌,产生严重伤亡事故。
二、为什么要拉闸限电?2020年以来,我国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制造业产能提高速度超快,再加上每年到冬季因为取暖需求导致的用煤量大增,恰好2021年的冬季是个典型的冷冬,冬季持续时间比以往要长,因此用煤用电需求大增。
市场需求大增导致了大幅度的煤价上涨。
据2021年9月份在秦皇岛港口统计信息得知,当时5500大卡的动力煤价格已经涨到了1650元—1700元每吨的高位,有的朋友可能对煤价没有概念,我们找个对比你就知道了,2020年同期的煤价只有600元—630元每吨,这就是2.7—2.8倍的差距了。
按照我国火电厂存煤制度要求,煤炭主产区以外的火电厂的存煤量原则上不应该少于20天的生产需求,但是在2021年9月,湖南省的几个主要火电厂的煤炭储备只有5天的量,面临随时停机的风险,我们都知道火电厂的设备是不能轻易停机的。
更有甚者,此次电荒最严重的辽宁省的个别电厂的煤炭库存只剩两天,在电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他们的发电意愿也不高,因为每发一度电,都要亏损一些钱,所以许多火力发电厂在当时都明显减少了发电量,这是导致电力供应不足的明显原因之一。
所以,从表面来看,缺煤好像是此次电荒的“元凶”,并且煤价的飙升也限制了火电厂的生产积极性。
为什么说缺煤就会导致我国出现电荒呢?因为我国的电力生产结构中,火电是核心和主体。
2021年全年,我国规模以上火电厂的总发电量为4.6亿千瓦,占所有电力总额的70%。
如果煤炭供应不足,或者煤炭价格太贵,火电厂烧不起煤了,那么电力供应必然会下降,整个社会的电力供应必然紧张。
那么缺煤或者煤价上涨是此次电荒的根本原因吗?显然不是。
三、电荒爆发的“真凶”煤炭供应紧张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这里有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我们从煤炭需求层面来分析。
自2021年年初以来,随着大规模疫情逐渐消退,经济复苏势头明显,我国煤炭的海外订单增长远超预期,国内煤炭采掘对市场预估不足,生产规划不够,这是第一个原因。
与此同时,我国国内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也在疫情后产能迅速提高,导致用电需求迅猛增长,这在客观上就要求电厂要发更多的电。
但是火电厂获得的煤炭配额不够,再加上煤炭大涨价,同样的资金预算买不来那么多煤炭了,所以发电量明显跟不上需求量,这是第二个原因。
其次,我们再从煤炭供给层面来分析从2016年以来,我国的煤炭行业一直在强调“去产能”,煤炭产量的增幅在五六年以来逐渐压缩,明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需求,这是第三个原因。
所谓“去产能”就是通过一系列手段解决某些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产品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从而寻求对相关产业的生产设备和产品进行转型和升级的办法。
2020年以来,国家开始严格监管煤炭行业的超产、环保和安监等问题,导致国内煤炭产量增加不多,没有能够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这是第四个原因。
我们把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四个原因放在一起,就可以明显地判断出来,这次电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的供需出现了不对位的情况。
也正是因为供给远远少于需求,所以才会导致煤价飙升,从而导致发电量明显下降。
那么,这个供需矛盾是此次电荒的根本原因吗?显然也不是。
四、电荒爆发的深层次原因从上文的分析,逻辑思维强悍的朋友应该可以看出来,这个煤炭的供需矛盾从2020年就开始出现,而火电供给从2021年6月份就已经显现出来日趋紧张的局面,为何各地的电荒在9月份才不同程度地爆发?其实这次电荒更加内在的诱因在于“能耗双控”。
什么是能耗双控呢?它指的是我国现在要控制能源消耗的强度和消费总量。
控制能源消耗的强度是指单位GDP的能源耗费量要下降,因为这个指标如果比较高,那就说明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存在着明显的资源浪费。
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指的是我们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能让资源消耗毫无限制地迅猛增长,得有一个总额阀值,当然这个阀值是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在不断变动的。
如果想要将“能耗双控”贯彻执行,就必须逐步有效地削减和调控高耗能和高排放的“双高”行业。
而火电产业正是“双高”行业的核心,所以很多地方粗放或者“一刀切”式地削减火电产业产值,与此同时,新能源供电量又没有明显地补上火电退出的空缺。
一进一出之下,就导致出现了明显的电力缺口,电荒和拉闸限电现象也就是随之出现。
五、那是因为我们有更高的追求我国在2020年末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从表面来看是用这个目标和时间线来倒逼我国新旧能源的迭代。
但是从本质上看,我们提出这样的目标和时间线是为了从根本上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通过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大量出口来换取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牺牲了太多,比如环境质量,比如经济发展的质量。
这种“短平快”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能持久的,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告别低水平高污染,简单重复扩张发展的老路,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倒逼经济、产业和能源进行结构调整,促使我国由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位置向高端位置攀升。
如果我们经济发展的质量上去了,经济发展的附加值高了,咱们的经济发展就会深入而彻底,到那个时候,我们也不用在自己家里拼命内卷,更不用天天加班,慢慢地也会理所当然地拥有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享用了许多年的高福利,长假期和低竞争性的工作。
每天优哉游哉上上班,喝喝咖啡,谈谈生意,聊一聊铁岭明天的天气,然后经济水平就不断地往上蹿,生活质量不断地改善,社会压力越来越小,岁月静好,人生顺遂。
虽然淘汰、出清高耗能产业或者落后产能,腾笼换鸟、产业转型升级,不论是哪一个过程都不轻松,甚至还会夹杂一丝丝的痛苦,但是我们必须这么做,因为这关乎我们的未来,也关乎我们的下一代,更关乎整个国家的发展和命运。
所以,在我们改革和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虽然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插曲,请以平和冷静的心态看待,因为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我是【西装配裤头】,更多精彩分享,请关注我的账号;原创不易,你的点赞、分享、收藏、转发和评论都是对我的莫大鼓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