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市场,电力板块独领风骚。
其中,风电这一细分领域,也颇受市场关注。
7月初至今,风电指数累计涨幅达65%。
早年因弃风率高、度电成本高,只能靠补贴过活,一度成为资本弃儿的风电,如今也成为了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01崛起的风电消息面上,上周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从多个角度增加能耗双控制度的灵活性与合理性,降低新能源发展的能耗限制。
发布“能耗双控”优化方案的背景,则与当下的用电荒有关。
目前,国内80%的发电方式依然是火力发电。
近期,各地用电荒频发。
上游原煤限产叠加全球流动性泛滥,推高动力煤价格,进一步向下游传导抬高火力发电电价,对企业生产制造造成了负面影响。
鉴于火力发电仍是主流,但“双碳”政策下火电占比又有一定指标限制,为减缓用电荒问题,新能源发展必须加快脚步。
优化“能耗双控”方案,降低对发展新能源企业的能耗限制,也就迫在眉睫。
最新“能耗双控”文件中,鼓励地方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消纳量不纳入该地区年度和五年规划当期能源消费总量考核。
即企业如果需要超额用能,可自己购买绿电。
加之,9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绿色电力交易启动,积极引导有绿色电力需求的用户直接与发电企业开展交易。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绿色电力的销路,对于发展清洁能源的电力公司而言也是一项重大利好。
从政策上来说,新能源发电如光伏、风力、水利、核能等迎来了较大的窗口期,但仅有政策上的支持却还不够,度电成本的下滑也是帮助风电更大规模推广的前提。
此前,风电存在弃风率高、度电成本高、发电不稳定等劣势,但随着弃风率的大幅下降,以及风机大型化应用导致的成本下滑,风电的价格也已经进入下行区间,基本实现了风电平价上网,中央财政也不再进行相关补贴。
国信证券预测,到2030年国内光伏与风电装机容量分别较2020年翻5倍和3倍,达到1203GW和858GW。
虽然未来风电的装机量将小于光伏,但仍然非常可观。
去年10月,北京风能大会上,400余家风能企业联合发布《北京风能宣言》:保证“十四五”期间年均风电新增装机50GW以上,2025年后年均新增风电装机60GW以上,至2030年装机总量达到800GW。
此外,近期“千乡万村驭风计划”(风电下乡)和老旧机组改造政策出台则将推动风电装机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在“十四五”期间年均风电装机需求有望从50GW提升至80GW。
当下,赛道投资风格明显。
板块切换下,锂电板块估值过高存在资金流出风险,有色周期未来走势尚不明朗;消费医疗回调略有起色,但消费疲软、医疗集采等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光伏赛道已经被市场炒过一轮估值有所偏高,加上近期硅料上涨利空影响,在大环境新能源政策推动下,风电板块受到市场青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02 潜在机会风电的产业链上下游可分为零部件制造商、中游整机制造及配套商、下游风电运营商。
上游零部件制造中,又以叶片、主轴、铸件最为主要,代表公司有中材科技、时代新材、日月股份、金雷股份等。
中游整机与配套又可细分为整机与风塔,代表公司有此前已经暴涨过一轮的金风科技、运达股份等。
下游风电运营商则有龙源电力、华润电力、三峡能源、节能风电等。
从风电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营收来看,从2017年H1至今年H1,下游电站营收年复合增速为19.4%,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但下游电站在毛利率方面却颇为优秀。
今年上半年,电站的毛利率最高,为68%,其次为上游的主轴,为39.6%,接下来是中游的整机,为20.45%。
将时间拉长,从2017年上半年至今年上半年,下游电站的平均毛利率为64.9%,依然远高于整个行业的平均毛利率。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