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市场渗透率也再创历史新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在1月18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
将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支持政策,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继续大力推进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使用便利性,更好地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设施和环境。
展望2023年,在促销费政策支持、产品升级、信心提振等因素合力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否继续延续增长势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认为,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整体有望达到1000万辆的规模。
中汽协和乘联会也预计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
根据中汽协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过900万辆;乘联会则预计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或达850万辆。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提升12.6个百分点至27.6%“2022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又一个丰收年。
”田玉龙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目前各国发展都比较快,也是减排的重要选择。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全球领先,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关键技术有效突破,特别是在激光雷达、人工智能芯片、智能座舱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突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根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2022年全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90%。
零售量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达27.6%,较2021年提升超12个百分点。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渗透率远超其他品牌,去年12月单月渗透率已升至51%;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超过1万辆的14家车企中有11家是自主品牌,其中比亚迪以23.45万辆的表现稳居榜首;吉利、长安、上汽等车企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也实现了明显增长。
此外,纯电动车改变高端豪华车格局的特征越发明显。
“在电动化浪潮下,高端豪华也在拥抱绿色环保低碳,近期高端豪华市场的新能源车表现较强。
”崔东树表示,自主品牌的新能源高端化,伴随着车企的体系化竞争力加强,表现在对服务、售后等各方面的提升。
2022年以来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高端市场的表现不断走强。
同时,他指出,随着普及阶段逐步放缓,目前拉动中国车市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增换购的消费群体,这些消费群体消费层次相对较高,前期的燃油车的保有也决定他们未来的升级更灵活,有更多的体验需求。
因此,近期智能网联电动车成为强势增长的概念,推动了高端化的发展。
从车市的近期销售趋势也能看到,高端电动车成为家庭出行的一个主要选择。
协会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实现超30%正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能否延续这一增长势头,实现再翻一番?张永伟表示,尽管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面临政策环境、技术重塑、品牌定位、脱碳挑战等多重变化,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的竞争将愈加激烈。
但如果应对得当,充分把握其中的有利因素,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转型,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以实现30%-40%的增长,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跨入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千万辆时代的国家。
他指出,过去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主战场是一线城市。
接下来,市场将加速下沉,二、三线城市甚至城乡市场的购车需求将持续释放,成为电动化的重要增量市场。
2022年1月—11月,二、三线以下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54%。
崇左、来宾、三亚等城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接近甚至超过5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3年,二、三线甚至农村下沉市场将是1000万销量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