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晶现场询问生产情况。
胶东在线3月3日讯(记者 孙宗顺 实习生 马思琦 通讯员 姜海波)从初出茅庐到造船高级工程师,从稚嫩女青年到为人妻为人母,日日素颜上班,冒着烟尘钻船舶施工现场……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烟台打捞局船厂设计室高级工程师刘晶晶,探访这位倾情船舶建造事业12载,绽放在电光火花中的素玫瑰。
现场测量尺寸数据。
初出茅庐 车间成学习室+办公室12年前,老家辽宁营口的刘晶晶,从大连水产学院毕业后应聘到烟台打捞局船厂。
按规定,新入职员工头两年一律在一线车间工作,船厂车间里电光火花不断烟尘缭绕,这是刘晶晶参加工作后最先接触的办公环境。
进入施工现场就要从头到脚包裹的严严实实,新的工作环境彻底断了刘晶晶打扮自己的念想。
提到上班会不会化妆时,刘晶晶笑着说:“起初还有打扮一下的想法,后来全是素颜上班,去车间或者船舱温度高,一出汗妆都会花的,再后来漂亮衣服也免了,全是运动装。
”在船厂工作,脱离书本,想学习就要跑现场,向老师傅学习,爬上爬下在所难免。
“当时有四条拖轮在建,我要研究船体建造施工中的具体问题,那是第一次深入施工现场,船舱很小老碰头,当时爬一个临时用架子管搭建的梯子,小腿累到抽筋。
施工现场成了我的学习室兼办公室,后来慢慢也练就了在狭小的船舱内灵活穿梭的本事。
”刘晶晶说。
现场查看钢材型号、质量。
满脑图纸 12年参建近20艘船长时间泡在船厂车间加上设计室师傅的带领,作为船厂中少数女员工之一,刘晶晶逐渐成长为高级工程师,工作内容涉及施工设计、施工技艺、图纸审阅、材料统计等方面,成为设计室骨干。
12年来,刘晶晶参建的远洋拖轮、全回转拖轮、打捞工程船、起重船、海洋石油平台模块等近20艘(座)眼下,刘晶晶手中正开展一项将1万5千吨驳船改装为坐底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工程,拿到图纸后的船体放样、材料统计等生产设计工作填满了她的大脑。
“要做分段建造的图纸,船体各方面的施工工艺等,已经开展了一个多月,预计还要两三个月,现在满脑子都是图纸数据,晚上睡觉醒了也在想。
小到一个角钢的长度、朝向定位的确定,大到全船的钢材统计、施工工艺支持等都要详细做好。
”刘晶晶说。
诺大的造船厂施工工地里,几乎只有刘晶晶一位女性,头戴安全帽、眼睛戴护目镜、嘴上戴口罩、脚蹬劳保鞋,全身捂得严严实实。
车间里,到处电焊火花四溅,刘晶晶带着施工图纸、记录本和卷尺,到数控下料车间、拼板区、分段制作区、吊装合龙区记录测量,与设计图纸逐一校对,以保证船舶是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建造的。
刘晶晶到吊装合龙区记录测量数据。
嫁造船人 电光火花中绽放素玫瑰“三八妇女节,每个女人都应该得到礼物。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刘晶晶不到5岁的儿子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对于礼物还卖起了关子,让从没有想过三八妇女节的刘晶晶多了一份期待。
走在车间里,刘晶晶是船厂的一道风景,嫁给同在船厂上班的丈夫,让刘晶晶对自己的事业有了重新的定义。
丈夫是车间主任,既负责造船也负责修船,工作起来人不离车间,比刘晶晶更忙,兼顾工作和家庭的担子落在了刘晶晶身上。
刘晶晶早上7点上班,下午通常6点才回家,两口子虽在一个船厂上班,却很少有机会一起下班。
改造工程还在继续,图纸的生产设计同样要加班加点。
采访结束,刘晶晶又立马恢复到日常状态,三八妇女节的节日概念又被一堆堆的图纸和数据掩盖。
这就是造船高级工程师刘晶晶,一朵绽放在电光火花中的素玫瑰。
办公室里,刘晶晶满眼都是图纸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