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能源博弈日趋激烈的当下,我国能源行业直面各种风险挑战,如何在推动甚至引领能源革命的同时,化解资源环境约束、促进人类永续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成了我们能源发展的主要议题。
从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来看,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256405万千瓦,水电41350万千瓦,火电133239万千瓦,核电5553万千瓦,风电3654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39261万千瓦,占比分别达到了16.1%,51.9%,2.17%,14.3%,15.3%。
可以看出,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火电仍然占有绝对的核心地位。
除此之外,水电也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较于火电,水电不仅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风、光等间歇性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重要保证。
而风电的装机容量已经非常接近水电的装机容量,将风电称之为能源革命的第二梯队毫不为过。
同时,从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来看,2022年新增装机容量19974万千瓦,水电2387万千瓦,火电4471万千瓦,风电376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8741万千瓦,分别占比达11.95%,22.4%,18.8%,43.8%。
可以看出,我国的新增装机中,太阳能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力,占比快达到了新增装机容量的一半,充分体现了太阳能在能源革命和“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决胜力量。
但是,我国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风电利用率96.8%,弃风电量60亿千瓦时,弃风率3.2%;太阳能发电利用率97.2%,弃光电量24亿千瓦时,弃光率2.8%,弃光、弃风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在电化学储能的技术、环保、成本等因素达不到大规模应用的当下,抽水蓄能电站仍然是风、光等间歇性能源接入电网的基础。
水、风、光发电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非常强的互补性。
其中水电通过其可调节性的特性,保障风、光的发电负荷。
目前已经启动的雅砻江流域的风、光、水电基地就是典型的例子,通过新建两江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可以保证雅砻江流域的风、光发电,新增的风光装机容量约等于雅砻江流域水电装机的综合,相当于再造一条雅砻江。
所以水电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风光等新能源的可靠接入。
国际上众多权威能源机构预测,多数国家都可以在2050年实现100%由可再生能源供电,这过程中,发挥水电的灵活性和调节能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