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新华全媒+)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来自“全国低碳日”活动现场的观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招聘   作者:节能风电   浏览次数:370
核心提示:新华社济南6月15日电题: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来自“全国低碳日”活动现场的观察新华社记者张武岳、高敬今年6月15日是第十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当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的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以“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汇聚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合力。与会人士认为,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建立市场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行动,低碳发展成

   

新华社济南6月15日电题: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来自“全国低碳日”活动现场的观察新华社记者张武岳、高敬今年6月15日是第十个“全国低碳日”。
生态环境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当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的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以“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汇聚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合力。
与会人士认为,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建立市场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行动,低碳发展成效显著,全社会低碳意识不断提升。
(小标题)“双碳”目标呼唤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与会专家提醒,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从未来的挑战变成眼前的危机,且日趋严峻紧迫。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乎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子孙后代福祉,需要各方同舟共济、各尽所能。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视频致辞中介绍,我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作出了历史性基础性贡献,并超额完成2020年前行动目标,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将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从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这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推动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解振华说。
活动现场展示的山东海阳国家电投“暖核一号”项目,完成了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供暖季保供任务,保障20万居民温暖过冬。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放此前接受采访时介绍,该供热项目从核电机组抽取高压缸排汽作为热源,在物理隔绝的情况下,进行多次热量交换,最终通过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送到用户家中。
同比核能供热前节约了原煤消耗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3万吨。
据介绍,2021年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6.6%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0.6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其中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突破3亿千瓦,稳居世界首位。
(小标题)加快发展低碳产业技术在活动现场,胜利油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应用引起与会人员的关注。
在山东东营莱州湾畔,胜利油田莱113区块,气驱装置正在将液化二氧化碳注入地下。
项目负责人屈龙涛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该项目使年增油25.3万吨的同时,还可达到二氧化碳年注入能力100万吨,相当于近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低碳发展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地球家园为导向,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为载体,以低碳技术和低碳制度创新为保障。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说,低碳发展要求加快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会人士认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此次活动也倡导各领域、各行业抓住绿色低碳转型机遇,加速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绿色低碳的产品和服务。
(小标题)绿色低碳理念渐入人心在山东济南回民中学,有一间“特殊”的房屋,专门作为可回收物资总站,每年仅回收塑料瓶就近8万只,师生减少使用超薄塑料袋近百万只。
除此之外,这所学校还有光伏电站、风能太阳能路灯、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等,绿色低碳设施随处可见。
“学校不仅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校园文化组成部分,更强调要把理念变成行动,绿色低碳教育才有价值和意义。
”校长杨长寨在活动现场说。
“‘全国低碳日’自2012年设立以来,已经走过十个年头。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说,全国各地积极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良好社会氛围。
活动现场,济南市东城逸家小学的学生张恩慈展示了自己创作的画作《环保之实》,作品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希冀:“希望大家能够节约食物,不浪费,为减排和环保做贡献,同时希望绿色低碳的理念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完)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